天安字典

《德清孙氏和乐秀明堂》

时间: 2025-05-12 22:04:47

诗句

人生致足乐,莫如令兄弟。

绰绰而有裕,其中自春意。

龟溪有二孙,能笃友于义。

同居五十载,阖门数百指。

几微无间言,轮囷有和气。

粤从鸿雁散,惟恐棠棣废。

欲拘古道回,兹事良非易。

亦既成新居,始得遂初志。

和乐揭高扁,秀明屹对峙。

怡然两白发,埙篪伯仲氏。

子孙皆雍睦,闾里亦顺悌。

复如无事时,难得真可贵。

唐史传孝义,颇记张刘李。

迹其屡易世,往往干戈际。

义风不少衰,大书乃无妞。

嗟哉广明后,旌命曾弗至。

啼有笃行者,谁为纪姓字。

我闻二孙名,不觉为之喜。

两记信实录,联名尽名士。

先见众论公,必得一行史。

行看表门闾,乡邦夸盛事。

我诗甚鄙拙,原尔多寿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2:04:47

原文展示

德清孙氏和乐秀明堂
作者: 牟巘 〔宋代〕

人生致足乐,莫如令兄弟。
绰绰而有裕,其中自春意。
龟溪有二孙,能笃友于义。
同居五十载,阖门数百指。
几微无间言,轮囷有和气。
粤从鸿雁散,惟恐棠棣废。
欲拘古道回,兹事良非易。
亦既成新居,始得遂初志。
和乐揭高扁,秀明屹对峙。
怡然两白发,埙篪伯仲氏。
子孙皆雍睦,闾里亦顺悌。
复如无事时,难得真可贵。
唐史传孝义,颇记张刘李。
迹其屡易世,往往干戈际。
义风不少衰,大书乃无妞。
嗟哉广明后,旌命曾弗至。
啼有笃行者,谁为纪姓字。
我闻二孙名,不觉为之喜。
两记信实录,联名尽名士。
先见众论公,必得一行史。
行看表门闾,乡邦夸盛事。
我诗甚鄙拙,原尔多寿祉。

白话文翻译

人生中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兄弟之间的和睦。
生活丰裕自在,其间自有春天的气息。
在龟溪有两位孙氏,他们能以义相交。
同居五十年,家门内有数百个亲戚。
几乎没有间隙言语,生活中和气满盈。
就像鸿雁飞散,只怕棠棣树衰败。
想要回归古道,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今新居已成,终于实现了最初的志愿。
和乐高悬标帜,秀明堂堂对峙。
两位白发老人怡然自得,像埙篪的伯仲。
子孙都和睦相处,邻里之间也和谐友好。
即使无事可做,这种状态难得而珍贵。
唐代史书中传颂孝义,记载着张、刘、李等人。
经历多少世代变迁,经常是战乱之际。
义风并未衰退,伟大的事迹依然可见。
可叹广明之后,荣光的命令未曾传达。
有那些笃行的人,谁来记载他们的名字?
我听闻这两位孙氏的名字,不禁为他们高兴。
两份记载都是真实的,联名中尽是名士。
若众人都看重他们的声誉,必定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行走在城门和乡里,乡邦也为盛事而自豪。
我这首诗太过简陋,不过祝愿你们长寿幸福。

注释

字词注释

  • 致足乐:达到足够的快乐。
  • 绰绰:形容富裕,充足的样子。
  • 阖门数百指:家门里亲戚众多。
  • 微无间言:几乎没有隔阂。
  • 棠棣:指兄弟,棠棣树的意象。
  • 拘古道:回归古老的道德规范。

典故解析

  • 唐史传孝义:指唐代史书中对孝义的记载,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
  • 张刘李:指历史上著名的孝义之士,代表在历史上有名望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牟巘,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家庭关系的重视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家庭团聚的场合,表现了亲情和兄弟之间的和睦,反映了作者对家庭伦理和传统美德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兄弟和乐”为主题,表现了家庭和睦的美好和重要性,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亲情和道德的重视。全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描写兄弟情谊、家庭和睦,以及社会和谐,传达了温馨的情感。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兄弟之间的和睦是人生最大的乐趣,接着通过对兄弟相处的细腻描绘,表现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中多次提及“义”,体现了作者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坚守。后半部分提及历史,强调孝义的重要性,借古人的事迹来映衬当代的家庭美德,增强了诗的历史厚度和文化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家庭颂歌,更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宣扬,展现了诗人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生致足乐,莫如令兄弟:生活中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兄弟之间的和睦。
  2. 绰绰而有裕,其中自春意:生活富足,气氛如春天般温暖。
  3. 龟溪有二孙,能笃友于义:龟溪的两位孙氏,彼此之间友爱有义。
  4. 同居五十载,阖门数百指:共同生活五十年,家族亲戚众多。
  5. 几微无间言,轮囷有和气:几乎没有隔阂,生活和睦。
  6. 粤从鸿雁散,惟恐棠棣废:像鸿雁一样相散,只怕兄弟关系失去。
  7. 欲拘古道回,兹事良非易:想要回归古道,事情并不容易。
  8. 亦既成新居,始得遂初志:新居已成,终于实现了初衷。
  9. 和乐揭高扁,秀明屹对峙:和乐的标帜高悬,堂屋对峙。
  10. 怡然两白发,埙篪伯仲氏:两位白头老者安详,像埙和篪的兄弟。
  11. 子孙皆雍睦,闾里亦顺悌:子孙们和睦相处,邻里之间也和谐。
  12. 复如无事时,难得真可贵:即使没有事可做,这种状态难得。
  13. 唐史传孝义,颇记张刘李:唐代史书上记载孝义,提及张、刘、李。
  14. 迹其屡易世,往往干戈际:经历了许多世代变迁,常常是战乱。
  15. 义风不少衰,大书乃无妞:义风并未衰退,伟大的事迹依然可见。
  16. 嗟哉广明后,旌命曾弗至:可惜广明之后,荣光的命令未传。
  17. 啼有笃行者,谁为纪姓字:有那些笃行者,谁来记载他们的名字?
  18. 我闻二孙名,不觉为之喜:我听闻这两位孙氏的名字,心中不禁喜悦。
  19. 两记信实录,联名尽名士:两份记录都是真实的,联名中有名士。
  20. 先见众论公,必得一行史:若众人都称赞他们,定能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21. 行看表门闾,乡邦夸盛事:走在城门和乡里,乡邦也为盛事自豪。
  22. 我诗甚鄙拙,原尔多寿祉:我这首诗太过简陋,不过祝愿你们长寿幸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鸿雁散”比喻兄弟关系的疏离。
  • 对仗:如“和乐揭高扁,秀明屹对峙”,形成对称美。
  • 排比:如“子孙皆雍睦,闾里亦顺悌”,增强了语气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强调兄弟情谊与家庭和睦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传统道德的推崇,体现了对家庭、亲情和社会和谐的美好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兄弟:象征家庭和睦与亲情。
  • 春意:象征生机与希望。
  • 龟溪:具体地点,象征文化传承与历史。
  • 白发:象征年长,智慧与经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兄弟和睦
    • B. 战争与和平
    • C. 自然风景
  2. 诗中提到的“唐史传孝义”主要指的是?

    • A. 唐代的历史
    • B. 兄弟关系
    • C. 对孝义的赞美
  3. “怡然两白发,埙篪伯仲氏”中的“白发”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智慧
    • C. 财富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游子吟》 孟郊

诗词对比

  • 《静夜思》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而《德清孙氏和乐秀明堂》则强调家庭和睦与亲情的重要。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家庭伦理与中国传统文化》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无弦琴 题招隐寺 送安公归顶山瑞石菴 暮春游小园 绝句 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犬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故地重游 后悔何及 斗筲小人 弥天大罪 留骖 树名 鼓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纵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先获我心 浅切 黄字旁的字 门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