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5:5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5:55:02
阳复寒根,气回枯杆。前村昨夜梅初绽。谁言造化没偏颇,半开何独南枝暖。素艳幽轻,清香远散。雪中岂恨和羹晚。不知何处误东君,至今不使春拘管。
阳光回暖,寒冷的根茎开始复苏,气息从枯萎的枝杆中回升。昨夜前村的梅花刚刚绽放。谁说造物主对万物的安排没有偏向?为何南边的梅花独自盛开得温暖?那素雅的花朵轻盈幽静,清香飘散得很远。雪中难道会怨恨春天的到来迟缓吗?不知道在哪个地方误了东风,至今不让春天的气息束缚。
作者介绍:张焘,字子华,号青松,宋代词人,与同时代的词人相比,他的词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春冬之交,表达了对春天到来迟缓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造化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季节变迁的关注。
《踏莎行》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迟到与自然的无常。诗的开头描写了阳光复苏,寒冷逐渐消退的景象,展现了春回大地的希望。接着,诗人以“前村昨夜梅初绽”引入梅花的美丽,象征着春天的来到。通过“谁言造化没偏颇”,诗人质疑自然法则的公平性,抒发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尤其是“雪中岂恨和羹晚”,令人联想到春天的温暖与冬天的冷酷之间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在自然变化中划出的哲理。最后,诗人以“至今不使春拘管”收尾,表达了对春天自由而不可拘束的渴望,给人以希望与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迟到的感慨与对自然变化的思考,透过梅花的盛开折射出生命的希望与美丽,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梅初绽”指的是哪个季节?
“不知何处误东君”中的“东君”指代什么?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