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4:58
蝶翅晴翻,柳绵昼飏,艳春欲去堪惆怅。身如萍梗滞青丘,故园花岛知何状。无计能留,有情莫谅。雕栏芍药看将放。漫拈不律送春归,东君应惜人贫况。
春天的蝴蝶在阳光下翩翩起舞,柳絮在白天轻轻飘荡,明媚的春天即将离去,让人感到惆怅。我的身世像漂浮的萍草,滞留在这青色的山丘上,故乡的花草现在又是何种模样呢?无计可留春光,有情也难以理解。雕栏上的芍药花看似就要盛开了,漫无目的地拈起花朵送春离去,东风应该怜惜我这样的贫困境遇。
唐芑(约1620-约1690),字子华,号雨田,清代词人,擅长词作,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她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情感真挚。
《踏莎行·送春》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春天的离去表达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离去的无奈与惆怅。开头的“蝶翅晴翻,柳绵昼飏”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接下来的“艳春欲去堪惆怅”则暗示了春天的即将离去,情感由美好转向忧伤。诗人以“身如萍梗滞青丘”来比喻自己的身世,表达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无奈与漂泊。故乡的“花岛”使人更加思念,也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词中反复提到的“无计能留”,显示出诗人对春天的珍视与无奈,同时也引发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最后一句“东君应惜人贫况”既是对春神的呼唤,也隐含着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贫困生活的无声控诉。
整首词以春天的离去为引子,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活无奈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哲思。
诗中提到的“柳绵”指的是什么?
A) 柳树的花絮
B) 柳树的叶子
C) 柳树的根
D) 柳树的树干
诗人如何比喻自己的身世?
A) 像鸟儿一样自由
B) 像萍梗一样漂泊
C) 像山川一样坚定
D) 像云朵一样轻盈
“东君”在文中指代什么?
A) 太阳
B) 风神
C) 春天的神
D) 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