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09
麟带黏云,蝉鬟约雾,玉宇微茫春暖。
明妆淡月认飞魂,试霓裳怨歌应倦。
婵娟再转。已昨夜星辰梦断。
翠嚬深,恨笑啼圆缺,迷离箫管。
幽怀远。碧海青天,慢傍瑶瑟怨。
便依灵药谢芳尘,怕冥冥劫胎难换。
霜痕瘦损,剩漂泊高寒谁伴。
尽回肠,又看珠帘暮卷。
云雾缭绕,仿佛如麟带般黏稠,蝉鬟似乎与雾气相约,春暖花开的玉宇微微朦胧。
明亮的妆容在淡淡的月光下,唤醒了飞去的灵魂,试着穿上霓裳,怨歌似乎也感到疲倦。
嫦娥的身影再度轮回,昨夜的星辰梦已破碎。
翠色的愁眉深锁,恨意与笑声交错,圆缺的月亮令人迷离,箫管声声悠远。
幽远的思念在心中延展,碧海与青天相依,慢慢靠近瑶瑟,带着怨恨。
曾经依靠灵药,告别尘世的繁华,却怕那冥冥之中难以转世。
霜痕瘦损,孤独的漂泊在高寒之地,谁能伴我左右?
心中苦闷,唯有再看那珠帘缓缓卷起的暮色。
严既澄,清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著称。他的诗词往往描写女性形象和爱情,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该诗写于清代,正值文人对月亮和嫦娥神话的热衷,诗中通过描绘女伶刘昭容的美丽形象,表达对美与爱情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西子妆》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者通过对女伶的描绘,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忧愁。诗中,云雾、玉宇、明妆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又略显忧伤的画面。诗人以“婵娟”象征嫦娥,表达了对月亮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渴望,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从情感上看,诗人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失去的惋惜。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圆缺的变化,暗示着人世间爱与恨、欢与愁的交织,给人以深思。诗的结尾,诗人再次提到“珠帘”,似乎在暗示生活的无常,梦境的破碎,透出一丝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嫦娥的意象,深刻地表现了人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婵娟”指的是谁? A. 李白 B. 嫦娥 C. 西施
诗中“明妆淡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自豪
“霜痕瘦损”中的“霜痕”象征什么? A. 年华的流逝 B. 美丽的消逝 C. 孤独的漂泊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较,严既澄的《西子妆》更注重女性的内心情感和对美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的感受。两首诗在意象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