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子妆 秋宇澄霁,残月初上,暝烟不生,楼外丛树动摇,凉翠欲滴,同蘋湘赋此,一绳新雁,若与歌声相和也》

时间: 2025-05-18 07:13:18

诗句

断港通烟,危岚卷雨,消尽庭阴空碧。

孤城画角下黄昏,飐残旂、乱波如织。

南鸿悽恻。

似迟我、倚阑横笛。

夜冥冥怕单衣一叶,凉云吹湿。

秋无迹。

落木微霜,野鹊惊寒色。

小楼西畔玉绳低,几消磨、醉筇吟屐。

半弓残白。

待句起、玲珑帘额。

问姮娥、可有海天消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7:13:18

原文展示

西子妆
秋宇澄霁,残月初上,
暝烟不生,楼外丛树动摇,
凉翠欲滴,同蘋湘赋此,
一绳新雁,若与歌声相和也。

断港通烟,危岚卷雨,
消尽庭阴空碧。
孤城画角下黄昏,
飐残旂乱波如织。
南鸿悽恻。似迟我倚阑横笛。
夜冥冥怕单衣一叶,
凉云吹湿。
秋无迹。
落木微霜,
野鹊惊寒色。
小楼西畔玉绳低,
几消磨醉筇吟屐。
半弓残白。
待句起玲珑帘额。
问姮娥可有海天消息。

白话文翻译

在深秋晴朗的夜空中,残月刚刚升起,夜色中没有烟雾,楼外的树木轻轻摇曳,凉意让人感到仿佛要滴出水来。我与湘水的芙蓉花一起吟咏,天边一群新飞的雁像是在与歌声和鸣。

烟雾弥漫的港口,危险的山岚卷着雨,庭院的阴影消失,天空变得碧蓝。黄昏时分,孤城的角声响起,飘扬的残旗在波浪中如织般翻飞。南方的鸿雁悲鸣,似乎在延迟我倚栏独奏的时刻。夜色沉沉,让我在单薄的衣衫中感到寒意,凉风吹来,仿佛一切都湿透了。秋意无踪,落叶微霜,野鹊惊起,映出寒意的色彩。小楼西边,玉绳低垂,不知多少次我在这里陶醉吟唱。半弓的白月,等待着我从玲珑的帘子后问询,嫦娥是否有海天的消息。

注释

  • 西子妆:指西湖的妆饰,比喻美丽的秋景。
  • 秋宇澄霁:秋天的天空清澈明朗。
  • 残月:刚升起的月亮。
  • 危岚卷雨:形容山岚危险,卷起了雨雾。
  • 南鸿:南飞的鸿雁,象征离别和思念。
  • 姮娥:嫦娥,月宫的仙女,常用作思念远方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诗歌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常表现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一个秋夜,诗人站在楼上,目睹秋天的景象,思绪万千。通过描绘夜色、月光、秋意,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西子妆》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色的诗,诗人在清澈的秋空和初升的残月下,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念。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引发内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诗的前半部分,作者用“秋宇澄霁,残月初上”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氛围,树木摇曳与凉意相交织,让人感到一种秋天特有的清冷。接着,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通过“南鸿悽恻”表达对离别的思念,透过角声和残旗描绘出孤城的黄昏,增强了诗的孤寂感。

后半部分则展现了诗人对月亮和嫦娥的向往,“问姮娥可有海天消息”不仅仅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更是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与哲学思考,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宇澄霁,残月初上:描绘初秋的清朗天空,以及夜晚的残月。
  2. 暝烟不生,楼外丛树动摇:夜幕降临,烟雾未起,树木轻轻摇曳。
  3. 凉翠欲滴,同蘋湘赋此:秋夜的凉意让人感觉怀念,似乎与湘水的柔美相呼应。
  4. 一绳新雁,若与歌声相和也:飞翔的新雁,仿佛与远处的歌声相互应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凉翠欲滴”形象地表现出秋夜的清凉。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南鸿悽恻”表现出鸿雁的悲鸣。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如“消尽庭阴空碧”等,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秋天夜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性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宇:象征清新、宁静的秋天。
  2. 残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3. 南鸿:象征离别与思念。
  4. 姮娥:象征对理想与美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哪一句描写了秋夜的气氛?

    • A. 断港通烟
    • B. 秋宇澄霁
    • C. 南鸿悽恻
  2. “问姮娥可有海天消息”中的“姮娥”指的是谁?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明星
  3.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快乐
    • B. 忧伤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冯煦的《西子妆》与李白的《静夜思》都以月亮和秋夜为主题,但冯煦更注重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感的渲染。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关于清代诗人及其作品的背景与分析。
  • 《古典诗词鉴赏》:诗词鉴赏技巧与方法。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其四 浣溪沙·蝶 浣溪沙 浣溪沙 寿陆丹林六十 浣溪沙 浣溪沙(八之七) 浣溪沙 浣溪沙·前词意有未尽,更拈此调,得四解 其四 浣溪沙 开远灵芝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月观音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设计铺谋 頁字旁的字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爿字旁的字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兽心人面 衣字旁的字 营住 千秋万世 包含真的词语有哪些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霍世盗名 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货的词语有哪些 昭质 巛字旁的字 减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