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子妆》

时间: 2025-05-24 06:03:01

诗句

星影镜心,桂华水表,照得片湖难寐。

六桥灯影指孤山,点波痕、小舟三四。

笙歌旖旎。

便亲见、莺花故地。

断桥西,正里湖幽绝,灯深风细。

听歌吹,隐约霜空,对景浑欲醉。

越山三十六屏青,入吟怀、不知何世。

垂杨倦倚。

夜声悄、双堤如睡。

到归时,月在西泠塔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6:03:01

原文展示:

星影镜心,桂华水表,照得片湖难寐。六桥灯影指孤山,点波痕小舟三四。笙歌旖旎。便亲见莺花故地。断桥西,正里湖幽绝,灯深风细。听歌吹,隐约霜空,对景浑欲醉。越山三十六屏青,入吟怀不知何世。垂杨倦倚。夜声悄双堤如睡。到归时,月在西泠塔底。

白话文翻译:

在星光映照下的湖面,桂花香气飘散,映照得湖面让人难以入眠。六座桥的灯光指向孤山,水波轻轻荡漾,小舟在水面上划出三四道痕迹。笙歌声悠扬动听,仿佛让我重回莺花盛开的故地。断桥西边,那湖水幽静得极致,灯光微弱,风声细腻,我倾听那歌声,隐约间感觉如在霜空中,面对这美景似乎要醉倒。越山三十六峰青翠,吟咏之情让我不知身在何处。倦怠地倚靠在垂杨枝下,夜色静谧,双堤如同沉睡。等我归来时,月光正照在西泠塔下。

注释:

  • 星影:星光的影子。
  • 桂华:桂花的香气。
  • 片湖:一片湖面。
  • 六桥:指的是某个特定地点的六座桥。
  • 笙歌:笙与歌声,音乐的意象。
  • 莺花故地:指曾经的美好地方。
  • 断桥:残缺的桥,象征着离别或失落。
  • 西泠塔:位于西湖的塔,具有文化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新河是当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的敏感捕捉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西子妆》创作于对西湖的深情眷恋之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思考,同时也映射出对生命、过往的感悟。

诗歌鉴赏:

《西子妆》以西湖的夜景为背景,巧妙地运用意象和音韵,勾勒出一幅美丽而静谧的画面。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星光、桂花、湖水、桥梁等自然元素,传达出一种深夜的孤寂与思念。诗中的“笙歌旖旎”展现了音乐的美好,使得整个夜晚更显得生动而富有情感。在“对景浑欲醉”中,诗人表达了面对美景时的陶醉与迷失,体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无奈的感慨。最后,“月在西泠塔底”则是诗人的归宿与思考,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眷恋。整首诗在情感上交织着孤独、思念与对美的追求,展现出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星影镜心:星光在湖面上如镜子般映照,表达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2. 桂华水表:桂花的香气飘散在湖面,增添了夜的诗意。
  3. 照得片湖难寐:光影映照下的湖面让人难以入眠,暗示心中难以平静的情感。
  4. 六桥灯影指孤山:灯光指向孤山,象征着向往与归宿感。
  5. 点波痕小舟三四:小舟划过水面,留下淡淡的波痕,体现出一种轻柔而动人的美感。
  6. 便亲见莺花故地:通过音乐的引导,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时光。
  7. 断桥西,正里湖幽绝:描绘了断桥及湖水的幽静,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美。
  8. 灯深风细:灯光微弱,风声细腻,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9. 听歌吹,隐约霜空:听到歌声,感觉在霜空中,展现出一种梦幻般的状态。
  10. 对景浑欲醉:面对美景,心中感到陶醉,情感愈发浓烈。
  11. 越山三十六屏青:越山的美景让人沉醉,体现出自然的壮丽。
  12. 入吟怀不知何世:沉浸在吟咏中,不知身在何处,表现出对时空的迷失。
  13. 垂杨倦倚:在垂杨树下倦怠地靠着,体现出一种倦怠的情绪。
  14. 夜声悄双堤如睡:夜晚安静,双堤静谧如同沉睡,增添了夜的寂静。
  15. 到归时,月在西泠塔底:归来时,月光照在西泠塔下,象征着归属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星影镜心”,将星影比作镜子,形象生动。
  • 拟人:夜声悄如同双堤在沉睡,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灯深风细”,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夜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往昔的怀念,展现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情感。诗人在美丽的景色中融入自己的心情,反映出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星影:象征着希望与梦幻。
  • 桂华:代表着美好与芬芳的回忆。
  • 湖水: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小舟: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寻觅。
  • 月光:象征着归属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断桥”象征着什么? A. 和平
    B. 离别
    C. 欢乐

  2. 诗中“笙歌旖旎”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烦躁
    B. 快乐
    C. 迷醉

  3. “月在西泠塔底”意为诗人回归时看到的景象,这体现了什么? A. 孤独
    B. 希望
    C. 悲伤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静夜思》对比,魏新河的《西子妆》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细腻,而李白则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均展示了对月夜美景的深刻体验与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现代诗歌选集》
  • 魏新河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闻有长沙之命 东轩即事二首 其二 东轩即事二首 其一 发杭州有讶太遽者 后数日雪再作 次韵富季申雪中即事时闻北敌起兵 其二 次韵富季申雪中即事时闻北敌起兵 次韵富季申寄示 左冯翊寄东镇张致一兼简闻喜亲旧 登兰溪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积的成语 黑字旁的字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父子兵 尊酒相逢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大字旁的字 包含倒的成语 谨能胜祸 里字旁的字 神憎鬼厌 包含搓的词语有哪些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领袖 出充 閏基 三求四告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