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2:3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2:38:19
宿竹阁
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
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
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
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
傍晚我坐在松树的檐下,夜里在竹阁中安眠。
在清静的环境中准备服药,幽静的独处让我似乎已回到了山中。
聪明的人未必能胜过笨拙的人,忙碌的人也不如闲适的人。
无需特意去修道,这里就是通往玄妙的入口。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现实主义的风格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著称,关注社会民生,作品广泛流传。
《宿竹阁》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在闲暇时光中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哲理,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道理的追求。
《宿竹阁》是白居易在松檐竹阁下所作的一首抒怀之作,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以“晚坐松檐下”引入,描绘了傍晚的宁静,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接着“宵眠竹阁间”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与安详,仿佛在竹林的环绕中,诗人得到了心灵的栖息。
诗中“清虚当服药”展现了诗人对身体与心灵的关照,强调在清静的环境中,心灵如药般得到滋养。而“幽独抵归山”则隐喻着一种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脱。
后半部分“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则揭示了人生的哲理,表达一种对忙碌与闲适的反思,强调内心的宁静更胜于外界的繁华,提醒人们在喧嚣的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平和。“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总结了整首诗的思想,认为修道不必拘泥于外在形式,真正的道理在于心灵的觉悟。
这首诗简洁而深邃,既有自然之美,又有哲理之思,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围绕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白居易的《宿竹阁》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城市的喧嚣
B. 自然的宁静
C. 战争的悲壮
诗中提到的“清虚”最接近以下哪个概念?
A. 繁华
B. 喧闹
C. 清静
“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 聪明的人总是胜过笨拙的人
B. 忙碌的人总是比闲适的人好
C. 聪明的人未必胜过笨拙的人,忙碌的人也不如闲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