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8:3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8:39:27
墙西明月水东亭,一曲霓裳按小伶。
不敢邀君无别意,弦生管涩未堪听。
在墙西的明月下,水东的亭子里,传来一曲霓裳的乐曲。
我不敢邀请你来听,因为乐器的弦音生涩,不堪倾听。
“霓裳”出自《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的舞曲,传说是唐明皇为杨贵妃所作,表现了当时盛世的繁华和优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诗歌通俗易懂著称,关心民生,倡导社会正义。他的诗风广泛,涵盖了政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在月夜独坐时的感受。诗人在闲暇时刻听到家中的乐声,心中感慨良多,但由于乐器的质量或演奏水平未能达到理想,因而产生了不敢邀人共赏的情绪。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墙西的明月与水东的亭子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诗人通过一曲霓裳的乐音,营造出一种轻松而又幽静的氛围。然而,乐曲的生涩使得诗人感到不安,不愿邀请他人共赏。诗中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对艺术完美的追求。乐音虽美,但因技术或乐器的不足,使得这种美感减弱,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在此刻得以显露。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忧伤,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白居易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内心感受,令人思考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艺术的追求与现实的妥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孤独。尽管有美好的事物存在,但因缺乏完美的呈现而感到失落。
诗中提到的“霓裳”是指什么?
A. 一种舞蹈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花卉
答案:A
诗人为何不敢邀请君共赏乐曲?
A. 乐曲过于华丽
B. 乐器的音色生涩
C. 夜色太暗
答案:B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月亮的赞美
B. 对朋友的怀念
C. 对艺术的追求与现实的妥协
答案:C
这些参考资料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白居易的艺术成就与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