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0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02:49
病中友人相访
作者:白居易
卧久不记日,南窗昏复昏。
萧条草檐下,寒雀朝夕闻。
强扶床前杖,起向庭中行。
偶逢故人至,便当一逢迎。
移榻就斜日,披裘倚前楹。
闲谈胜服药,稍觉有心情。
我在床上躺了很久,已经不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了,南窗外昏暗又昏暗。
草屋檐下显得萧条,寒雀在这里朝夕啼鸣。
我勉强扶着拐杖,起身走向庭院。
偶然碰到老朋友来访,心中自然感到欢喜。
我把床移到斜射的阳光下,披上衣服倚靠在前面的梁柱上。
闲聊的谈话比吃药还要有效,心情也渐渐好转。
没有特别的典故,但诗中通过“寒雀”描绘了环境的寒冷与孤寂,反映了诗人当时的身体状况与内心感受。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和深厚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民生疾苦和个人情感,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等。
这首诗是在白居易生病期间创作的。他通过友人的来访,表达了病中孤寂的心境和友谊的温暖,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健康的渴望。
《病中友人相访》是一首典型的白居易诗作,充满了个人情感和深厚的人际关系。全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孤独的状态,南窗外的昏暗与室内的萧条形成强烈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中通过“寒雀”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清冷的环境感受,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然而,随着友人的到来,诗的情感基调发生了转变。从“偶逢故人至,便当一逢迎”的愉悦中,诗人感受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这种温暖似乎在驱散病中的阴霾。诗人把床移到阳光下,披上衣服,象征着他对生活的重新向往与希望。最后一句“闲谈胜服药,稍觉有心情”更是将友谊的力量与药物的疗效进行对比,表现出友人的陪伴对他精神上的重要滋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白居易对生命与友情的深刻理解,充满了人文关怀。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病中友人的来访,表现了友情的温暖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强调了在逆境中相互关怀和支持的必要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健康和生活的热忱。
白居易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寒雀”主要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孤独
C. 快乐
D. 健康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友人的重要性?
A. 通过药物
B. 通过环境描写
C. 通过闲谈
D. 通过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