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0:07
寄宣州郑谏议
大夫官重醉江东,
潇洒名儒振古风。
文石陛前辞圣主,
碧云天外作冥鸿。
五言宁谢颜光禄,
百岁须齐卫武公。
再拜宜同丈人行,
过庭交分有无同。
这首诗表达了对郑谏议的敬仰和对古代士人的追忆。诗中提到大夫的官职重要,他在江东沉醉于美酒之中;而潇洒的名儒则振兴了古代风气。在朝廷面前辞别圣主,像是碧云天外的冥鸿。五言诗中宁愿向颜光禄谢恩,百岁之期希望能与卫武公齐名。最后,诗人再次拜访,愿与丈人同行,庭前的交往有相同与不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樽前。以其诗歌的清新、简练和含蓄而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杜牧在宣州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士人风范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古代名士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雅士的尊重和推崇。
《寄宣州郑谏议》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深意的诗作,杜牧通过对郑谏议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士人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思念。全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体现了杜牧一贯的风格。诗的开头以“大夫官重醉江东”引出,对大夫的描绘不仅体现了其官职的崇高,也暗示了其沉醉于豪华生活的状态,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反思。接着,诗人通过“潇洒名儒振古风”描绘了理想中的文人形象,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珍视与向往。
中间部分“文石陛前辞圣主”,则表现了士人对权力的拒绝,选择了清高的生活方式,即便身处权臣之中,也要保持自己的操守。后面的“碧云天外作冥鸿”,则进一步将诗歌意境推向高远,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与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交织了对古风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杜牧对人生态度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郑谏议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理想士人的向往,对古代文化的珍视,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士人的高洁与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突出诗人对古代士人情怀的崇敬与向往。
诗词测试:
杜牧的《寄宣州郑谏议》中提到的“大夫”指的是:
A. 一般的官员
B. 重要的官员
C. 农民
诗中提到的“冥鸿”象征的是: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自由
C. 友情
诗中提到的“颜光禄”是指:
A. 一位将军
B. 一位文人
C. 一位农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豪放相比,杜牧的诗更为含蓄与细腻,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