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刘秀才新竹》

时间: 2025-05-12 03:14:56

诗句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3:14:56

原文展示: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白话文翻译:

几根青翠如玉的竹子,晨曦和黄昏时分,苍翠的烟雾在它们间流动。竹子的声音打破了我在寒窗中的梦,根部穿过了绿色的苔藓。阳光渐渐笼罩在窗前,似乎要阻碍那轻柔的云朵进入帘子。不是山阴的客人,谁会如此喜爱这竹子呢?

注释:

  • 幽玉色:指竹子的颜色,幽静而如玉般青翠。
  • 晓夕:晨曦和黄昏。
  • 声破寒窗梦:竹子发出的声音打断了我在寒窗前的梦境。
  • 根穿绿藓纹:竹子的根深入了绿色的苔藓中。
  • 渐笼当槛日:阳光逐渐笼罩在窗前。
  • 欲碍入帘云:似乎要妨碍轻云进入窗帘。
  • 山阴客:山阴是指山阴地区的客人,隐喻有品位的文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以诗、文、词而著称,尤其以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见长。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反映社会生活,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题刘秀才新竹》创作于杜牧与友人相聚之时,刘秀才是其友人,诗中通过描写竹子,表现出对友人及其品位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陶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生机与灵动,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赞美。开头两句以“数茎幽玉色”描绘竹子的清秀,营造出一种幽静清新的氛围。接着以“声破寒窗梦”转入个人情感,表达了竹声带来的梦境破裂之感,既是对竹子的颂扬,也是对梦境的惋惜。后两句则更进一步,阳光洒落在竹子上,仿佛想要与竹子融为一体,而“不是山阴客”则抒发了对竹子独特气质的喜爱。整首诗以竹子为主线,融合了自然与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品位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数茎幽玉色:竹子的数量不多,但颜色清幽如玉,给人一种宁静之感。
  2. 晓夕翠烟分:晨昏时分,竹子在苍翠的烟雾中显得尤为动人。
  3. 声破寒窗梦:竹子轻柔的声音打破了诗人寒窗中的梦,暗示着现实的打扰。
  4. 根穿绿藓纹:竹子的根生长于苔藓之中,展示出生命力的顽强。
  5. 渐笼当槛日:阳光逐渐照射进窗前,增添了生活的温暖。
  6. 欲碍入帘云:阳光与轻云的交融,似乎在阻碍着彼此的进入,表现了自然的和谐。
  7. 不是山阴客:最后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竹子的独特与美丽,暗示诗人的欣赏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幽玉,突显其清新高雅。
  • 拟人:竹子的声音似乎有生命,能够打破梦境,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晓夕”、“声破”等,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品位的欣赏,借竹子传达出一种清雅、高洁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高洁、坚韧,常被文人所喜爱。
  • 寒窗:代表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 阳光与云:象征着生活中的温暖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幽玉色”指的是什么?

    • A. 竹子的颜色
    • B. 天空的颜色
    • C. 水的颜色
    • D. 叶子的颜色
  2. “声破寒窗梦”中的“声”指的是什么?

    • A. 风声
    • B. 竹子声
    • C. 雨声
    • D. 鸟声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杜牧的《题刘秀才新竹》,两者均描写自然,却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杜甫更侧重于社会动乱中的忧伤,而杜牧则是在宁静中欣赏竹子的高洁,两者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五和二首 盖竹庙 诸侯客 送仙游黄尉 挽表叔赵君任安抚二首 再和二首 读本朝事有感十首 送方蒙中赴辟二首 发临川 留山间种艺十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箬的词语有哪些 缕结尾的成语 飞字旁的字 沙漠化 火雷 風字旁的字 燕约莺期 包含截的成语 靑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木斧 更难仆数 片字旁的字 细批薄抹 死相枕藉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包含趋的成语 迎风冒雪 壁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