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6:3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6:39:06
把酒直须判酩酊,逢花莫惜暂淹留。假如三万六千日,半是悲哀半是愁。
喝酒时就应该痛快淋漓,遇到花儿时不要吝啬片刻的停留。如果有三万六千天,那么其中一半是悲哀,一半是愁苦。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与唐代诗人的生活态度密切相关。唐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诗人常常在酒宴、游玩中反思人生。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诗、文、词俱佳而闻名,尤其是他的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诗歌常富有情感,善于描绘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寓题》创作于杜牧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在社会动荡与个人遭遇的双重压力下,诗人以酒会友、借花抒怀,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寓题》通过对饮酒和赏花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前两句“把酒直须判酩酊,逢花莫惜暂淹留”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美好,诗人鼓励人们在这个短暂的生命中,尽情享受眼前的快乐。后两句则转向对人生的思考,提出“假如三万六千日,半是悲哀半是愁”,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复杂与无奈。诗人在欢乐与悲伤之间反复游弋,展现了对人生的深沉感悟。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快乐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生活悲苦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杜牧的《寓题》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三万六千日”指的是?
“逢花莫惜暂淹留”中的“淹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