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1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2:12:23
水路东连楚,人烟北接巴。
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
梦魂知忆处,无夜不京华。
水路向东通往楚地,北边的人口与巴地相连。
山光辉映着一个郡,江上的月光照耀着千家万户。
庭院里的树木专门栽种橘子,园子里一半种着茶树。
梦中的灵魂知道思念之地,夜夜都在京华的梦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门,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河西走廊,主要活动于边塞,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戎马生涯以及生活的哲理。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常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岑参创作《郡斋平望江山》时,正值盛唐时期,国家强盛,社会繁荣,诗人常常在郡斋中登高望远,感受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繁华。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山水美景和人们的生活,表达了他的乡愁和对故土的热爱。
《郡斋平望江山》是岑参的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的诗作,展现了他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与思念。诗的开头两句通过“水路东连楚,人烟北接巴”展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地理特点,水路和人烟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接着“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则通过山光与月光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后两句“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则细致描绘了乡村的农田景象,展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体现出诗人对家乡生活的珍视与向往。最后一句“梦魂知忆处,无夜不京华”则将情感升华至思乡之情,表达了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永远惦记着的故乡。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交织,表现了岑参对故乡的深情厚谊,表达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活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展现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与对繁华都市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楚”指代哪个地区?
A. 今湖南
B. 今山东
C. 今陕西
D. 今云南
“无夜不京华”中的“京华”指的是什么?
A. 乡村
B. 都市
C. 田园
D. 山川
诗中提到哪些植物?
A. 苹果
B. 橘子与茶
C. 梨树
D. 桃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