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5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53:31
张仪楼
作者:岑参 〔唐代〕
传是秦时楼,巍巍至今在。
楼南两江水,千古长不改。
曾闻昔时人,岁月不相待。
这座楼传说是秦朝时建的,巍峨屹立至今。楼的南面是两条江水,千百年来一直未曾改变。曾经听闻昔日的人,岁月却是不等人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秦时楼”指的是秦朝时期所建的楼,象征着历史的久远与沧桑。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许多文化和建筑都在这一时期发展。
作者介绍
岑参(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号渔洋,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甘肃,后在西北地区生活,擅长写边塞诗,风格豪放,气势磅礴。
创作背景
《张仪楼》创作于岑参游历期间,诗中描绘的楼宇和水流,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张仪楼》以描写一座古老的楼宇为起点,表现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时间的无情。诗中通过对楼的描写,展现了其巍峨的外形,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楼南的两江水静静流淌,不论岁月如何变迁,它们始终如一,象征着永恒与不变。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建筑的历史价值,也引出了对人事变迁的思考。
最后一句“曾闻昔时人,岁月不相待”,则是诗人对历史的感慨,时间无情地流逝,无法停留在任何人身边。这句道出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情感深沉而隽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切怀念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岑参对生命短暂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张仪楼》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岑参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楼南两江水”象征着什么?
A. 历史的变迁
B. 自然的恒久
C. 人们的情感
诗中“岁月不相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时间的无奈
答案:1-B;2-B;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仪楼》与《登鹳雀楼》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思索,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后者则更多呈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