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4:2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4:24:18
日没贺延碛作
作者:岑参 〔唐代〕
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
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
这首诗描绘了在沙漠中看到日出和日落的情景,诗人感慨自己从远道而来,回顾所追求的功名,反思其真实意义。
作者介绍:岑参,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著称。他的诗歌常表现出豪放激昂的气质,极富韵律感和画面感。岑参的作品多描写边疆生活,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诗人身处边疆,面对辽阔的沙漠与日出日落,心生感慨,反映出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和对功名利禄的无奈。
这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开篇的“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用对仗的形式展现了日出日落的循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悔向万里来”,则是情感的转折,诗人将目光从外在的景象转向内心的思考,流露出对人生选择的悔恨与困惑。最后一句“功名是何物”更是直白而有力,表达了对世俗成就的质疑,体现了诗人对功名的轻视和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
整首诗在意象上充满了沙漠的孤寂与广阔,形成了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强烈对比。岑参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情感波动,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蕴含了哲理的深度,这种结合让人印象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功名的质疑和对人生选择的反思,揭示了在追求物质成就的路上,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