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杨雄草玄台》

时间: 2025-07-27 08:48:53

诗句

吾悲子云居,寂寞人已去。

娟娟西江月,犹照草玄处。

精怪喜无人,睢盱藏老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48:53

原文展示:

吾悲子云居,寂寞人已去。
娟娟西江月,犹照草玄处。
精怪喜无人,睢盱藏老树。

白话文翻译:

我为你在世间的孤独而感到悲伤,寂静中你已离去。
柔和的西江明月,仍然照耀着草玄台的地方。
那些精灵怪异的存在喜欢无人打扰,潜伏在老树的阴影中。

注释:

  • 云居:意指在云端的居所,隐喻远离世俗或孤独的状态。
  • 娟娟:形容月光清幽柔和。
  • 睢盱:指的是精灵或妖怪的窥视,形容它们的神秘与隐秘。
  • 草玄处:指代草坪与玄妙的地方,可能是诗人所思念的特定地点。

典故解析:

“西江月”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象征着孤独和思念;而“草玄台”可能指代诗人心中的某个特定的思念之地,承载着深情与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岑参(公元715年-770年)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作品以描绘边疆风光、表达豪情壮志而闻名。他的诗风豪放、奔放,善于运用生动的意象。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岑参对友人的怀念之际,表现出对离别的惋惜与对往昔的回忆,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

诗歌鉴赏:

《杨雄草玄台》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孤独与离别时的深沉思考。第一句通过“吾悲子云居”引出主题,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可见一斑;“寂寞人已去”则进一步强调了孤独感和失落感。整首诗透过明月的映照,引发了对故友的追忆,月光的柔和与孤独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精怪喜无人”一语,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又暗示了人类的孤独,暗喻着那种在无人之处的安宁与奇异,同时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对内心情感的流露相结合。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意象描绘,尤其是月光与老树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氛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吾悲子云居: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感受到他所处的孤独。
    • 寂寞人已去: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氛围,友人已去,留下的只有寂静。
    • 娟娟西江月:月光的柔和照耀,象征着思念与希望。
    • 犹照草玄处:说明即使在孤独的地方,友人的记忆依旧存在。
    • 精怪喜无人:自然中的精灵享受无人打扰的环境,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距离。
    • 睢盱藏老树:老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沉淀,同时也隐含着不被打扰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陪伴,暗示孤独中的安慰。
    • 拟人:赋予自然精灵以情感,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孤独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西江月:象征着思念、孤独与希望。
  • 草玄处:代表了一个充满记忆与情感的地方。
  • 老树:象征着时间的沉淀与存在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吾悲子云居”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愤怒
  2. “娟娟西江月”中的“娟娟”意指?

    • A. 明亮
    • B. 柔和
    • C. 苍白
  3. 诗中提到的“精怪”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自然的神秘
    • B. 人的孤独
    • C. 友谊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岑参的《杨雄草玄台》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达了对孤独与自然的感慨,但岑参的作品更强调内心的情感流露,而王之涣则更加壮阔与豪情万丈。两者在意象使用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岑参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风入松 风入松 风入松 风入松 寄淑贞姊 风入松 风入松 马上喜晴 风入松次韵彦威丈 风入松 述怀 风入松 风入松·过西湖旧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皮伤肉绽 艳尸 丶字旁的字 炎刘 辰字旁的字 驴前马后 扒耳搔腮 一空依傍 欠字旁的字 评头品足 朱桃 克字旁的字 无几 攴字旁的字 金锣腾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