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1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1:24
风入松·过西湖旧居
作者: 俞陛云 〔清代〕
西湖不厌百回经。
风日忆承平。
画船散后供幽赏,
烟云态百变阴晴。
秋在寂无人处,
诗怀荡入空明。
凤林重听晚钟鸣。
坏壁认题名。
墙阴一片苔衣绣,
想拈毫曾立娉婷。
摇落江天文藻,
钱塘凄咽潮声。
西湖的景色令人百看不厌,
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怀念那和平安宁的时光。
画船散去后,供我幽静欣赏,
烟云形态千变万化,阴晴不定。
秋天在寂静无人之处,
我的诗情荡漾在空明之中。
在凤林中再次听到晚钟的鸣响。
坏掉的墙壁上,我认得那题写的名字。
墙阴处长满了一片青苔,恍惚想起曾经用笔立下的娉婷之姿。
江面上摇落着文藻,
钱塘江的潮声凄婉而悲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俞陛云,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风入松·过西湖旧居》创作于俞陛云对西湖旧居的怀念之际,表达了对往昔平和时光的追忆,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美丽与安宁,展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思索与怀念。开篇“西湖不厌百回经”便道出了西湖的迷人之处,令人百看不厌,既是景,也是情。接下来的“风日忆承平”则将个人的情感与西湖的景色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
全诗的意象变化丰富,“画船散后供幽赏”映衬出一种幽静的环境,正如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而“烟云态百变阴晴”则描绘了自然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接下来的“秋在寂无人处”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空灵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怀荡入空明,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坏壁认题名”的细节,表现了对过去的追忆与留恋,墙阴处的苔衣绣,恍惚间唤醒了曾经的身影。最后以“摇落江天文藻,钱塘凄咽潮声”收尾,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深刻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美景,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永恒,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西湖不厌百回经”中“百回”指什么?
A. 一百次
B. 多次
C. 百年
答案:B
“风日忆承平”中的“承平”指的是:
A. 风和日丽
B. 和平安宁的时代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B
整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怀念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俞陛云的作品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