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风入松·过西湖旧居》

时间: 2025-04-28 03:11:24

诗句

西湖不厌百回经。

风日忆承平。

画船散后供幽赏,烟云态、百变阴晴。

秋在寂无人处,诗怀荡入空明。

凤林重听晚钟鸣。

坏壁认题名。

墙阴一片苔衣绣,想拈毫、曾立娉婷。

摇落江天文藻,钱塘凄咽潮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1:24

原文展示:

风入松·过西湖旧居
作者: 俞陛云 〔清代〕

西湖不厌百回经。
风日忆承平。
画船散后供幽赏,
烟云态百变阴晴。
秋在寂无人处,
诗怀荡入空明。
凤林重听晚钟鸣。
坏壁认题名。
墙阴一片苔衣绣,
想拈毫曾立娉婷。
摇落江天文藻,
钱塘凄咽潮声。

白话文翻译:

西湖的景色令人百看不厌,
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怀念那和平安宁的时光。
画船散去后,供我幽静欣赏,
烟云形态千变万化,阴晴不定。
秋天在寂静无人之处,
我的诗情荡漾在空明之中。
在凤林中再次听到晚钟的鸣响。
坏掉的墙壁上,我认得那题写的名字。
墙阴处长满了一片青苔,恍惚想起曾经用笔立下的娉婷之姿。
江面上摇落着文藻,
钱塘江的潮声凄婉而悲凉。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厌:不觉得厌倦。
  • 承平:指安宁和平的时代。
  • 画船:装饰华丽的小舟。
  • 幽赏:幽静的欣赏。
  • :状态,情形。
  • :漂荡,摇晃。
  • 空明:清明的空灵之境。
  • 凤林:传说中有凤鸟栖息的树林。
  • 坏壁:破损的墙壁。
  • 苔衣绣:苔藓如绣般覆盖在墙面上。
  • 娉婷:形容女子的体态优美。
  • 摇落:摇动后掉落。
  • 凄咽:悲凉而哽咽的声音。

典故解析

  • 西湖:著名的风景名胜,寓意美好的情感与怀念。
  • 凤林:象征高雅与清幽的境地,暗示诗人心灵的栖息之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陛云,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风入松·过西湖旧居》创作于俞陛云对西湖旧居的怀念之际,表达了对往昔平和时光的追忆,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美丽与安宁,展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思索与怀念。开篇“西湖不厌百回经”便道出了西湖的迷人之处,令人百看不厌,既是景,也是情。接下来的“风日忆承平”则将个人的情感与西湖的景色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

全诗的意象变化丰富,“画船散后供幽赏”映衬出一种幽静的环境,正如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而“烟云态百变阴晴”则描绘了自然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接下来的“秋在寂无人处”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空灵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怀荡入空明,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坏壁认题名”的细节,表现了对过去的追忆与留恋,墙阴处的苔衣绣,恍惚间唤醒了曾经的身影。最后以“摇落江天文藻,钱塘凄咽潮声”收尾,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深刻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湖不厌百回经: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倾慕与热爱。
  • 风日忆承平: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回忆起安宁的时光。
  • 画船散后供幽赏:描绘画船散去后,独自享受宁静的赏景时光。
  • 烟云态百变阴晴:烟云的变化映射出人生的变幻无常。
  • 秋在寂无人处:秋天的寂静让诗人的思绪更加空灵。
  • 诗怀荡入空明:诗人的情感在空灵的环境中游荡。
  • 凤林重听晚钟鸣:在凤林中重听到晚钟,感受到宁静与悠远。
  • 坏壁认题名:在破旧的墙壁上认出往日的题名,唤起回忆。
  • 墙阴一片苔衣绣:墙角生长的青苔如同绣品一般,象征时光的流逝。
  • 想拈毫曾立娉婷:回忆起曾经用笔描绘美好身影的那份情怀。
  • 摇落江天文藻:江面上摇落的文藻,象征着往事的飘散。
  • 钱塘凄咽潮声:钱塘江的潮声,带来一种悲凉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苔比作绣品,形象生动。
  • 拟人:烟云变化如同有情感的存在,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美景,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永恒,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美好与宁静的理想境地。
  • 画船:代表着闲适和生活的雅趣。
  • 烟云:象征变化与不可捉摸。
  •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凋零。
  • 苔衣: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与静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湖不厌百回经”中“百回”指什么? A. 一百次
    B. 多次
    C. 百年
    答案:B

  2. “风日忆承平”中的“承平”指的是: A. 风和日丽
    B. 和平安宁的时代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B

  3. 整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怀念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俞陛云的作品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俞陛云诗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呈潘潭州十首 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馀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阳城追集途中所作得诗十有二首 其二 玉汝从溧阳来辱李晦庵以诗问讯次韵寄答二首 其二 即事呈斯远三首 寄李处州 楼步 丛桂 次韵呈审知 九日病中无酒无菊寄王信州老谢丈 梅花用东坡惠州韵呈子进昆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转忧为喜 子石砚 霞绮 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狭的词语有哪些 雄鸡断尾 阋墙之衅 置水不漏 病字头的字 見字旁的字 万室之国 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倚门窥户 四字头的字 禾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街邻 困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