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0:05
春风未著江南村,梅花有方先反魂。斓斑初疑霜集晓,烂漫忽若月挂昏。孤山寺下林逋宅,松风亭前东坡园。想应照水自愁绝,谁复好事来相温。我今居閒百无念,夜半始寝起及暾。欲拈堕蕊每攀树,要看落影长开门。东南文士推诸孙,妙处不在工语言。要于险韵出奇峭,敢云小技未为尊。
春风还未吹到江南的村庄,梅花却已先自复苏。斑斓的花瓣初看像霜花聚集在清晨,灿烂的花朵忽然像月亮挂在黄昏。孤山寺下的林逋故居,松风亭前的东坡园。想必梅花照水时自感愁绝,谁还会来关心它呢?我现在闲居无事,夜半才睡,天亮才起。每次想摘取落下的花蕊都要攀上树,要看花的影子就要长时间地打开门。东南的文士推崇诸孙,他们的妙处不在于工于语言。要在险韵中出奇制胜,敢于说小技并不卑微。
作者介绍: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与同时代的诗人如陆游、杨万里等有交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赵蕃用苏轼在惠州时的韵脚写成的,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对苏轼的敬仰。诗中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春风未著江南村,梅花有方先反魂”一句,既表达了梅花在春风未至时的先知先觉,也暗示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后文通过对孤山寺、松风亭等地点的提及,巧妙地将梅花与历史上的文人墨客联系起来,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梅花及其象征意义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孤山寺、松风亭等地点的提及,巧妙地将梅花与历史上的文人墨客联系起来,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梅花及其象征意义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风未著江南村,梅花有方先反魂”中的“反魂”指的是什么? A. 梅花在春风未至时先复苏 B. 梅花在春风吹拂下更加美丽 C. 梅花在春风中凋谢 D. 梅花在春风中飘落
诗中提到的“孤山寺”和“松风亭”分别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 林逋和苏轼 B. 苏轼和林逋 C. 陆游和杨万里 D. 杨万里和陆游
诗中“斓斑初疑霜集晓,烂漫忽若月挂昏”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