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4:2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4:20:23
《风入松》
作者:陈永正
遮灯小坐待春来。
心影落清埃。
瓶花放了都愁觑,
料相思只在楼台。
止酒未销浓醉,
密云须送轻雷。
最难忘处泮塘隈,
双燕为行媒。
微波不定如人意,
奈风前难遣柔怀。
谁念宵阑梦断,
缃帘欲掩还开。
在灯下静坐,等待春天的到来。
心中影子落在清尘中。
瓶中的花儿放下了,愁苦地望着,
想必思念只在楼台高处。
酒未喝尽,醉意仍浓,
密云必定送来轻雷。
最难忘的是泮塘的曲径,
双燕为我传递情缘。
微波无定,如人心意,
但在风前难以驱散这柔情。
谁来想念夜阑时分梦断,
轻纱帘欲掩却又打开。
陈永正,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作品风格融合传统与现代,常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生活、自然与人情的思考。
《风入松》创作于现代社会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爱情的渴望。诗中的情感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柔情,契合了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对宁静和思索的追求。
《风入松》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温柔的夜晚里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爱恋的思考。开篇的“遮灯小坐待春来”便设置了一个静谧的场景,暗示了诗人的沉静与期待。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心影落清埃”表达了内心的愁苦与思念,仿佛在春天的气息中寻求情感的寄托。
瓶花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的美,诗人以“愁觑”二字,生动地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接着,诗人提到的“止酒未销浓醉”则揭示了他虽有醉意,却依然无法摆脱思念的纠缠。这里,酒成为了情感的载体,浓烈而又难以忘怀。
“微波不定如人意,奈风前难遣柔怀”,这一句通过自然的描绘,巧妙地将人心的变幻与自然的状态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无奈与柔情。最后,诗人以“谁念宵阑梦断,缃帘欲掩还开”结束,意象的反复与情感的交织,令整首诗充满了思索的深度和情感的丰富。
整首诗在清新与忧伤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过去情感的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期待与思念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爱情和生活的深切感悟。诗人在静谧的夜晚,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期待又有忧愁,流露出对人生的思索与对爱的渴望。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瓶花”象征什么?
A. 忧愁
B. 快乐
C. 友谊
D. 自然
“微波不定如人意”中的“微波”是什么的象征?
A. 春天
B. 友情
C. 情感的无常
D. 孤独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忧伤与犹豫
C. 愤怒
D. 平静
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具有相似的主题和情感深度。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这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索,但《风入松》更侧重于对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如梦令》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两者在风格与情感上各有特色,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以上书籍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涵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