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6:52
送裴校书从大夫淄川觐省
作者: 岑参
尚书未出守,爱子向青州。
一路通关树,孤城近海楼。
怀中江橘熟,倚处戟门秋。
更奉轻轩去,知君无客愁。
这首诗的意思是:尚书大人尚未出任守职,而我的儿子正朝青州去。一条通往青州的路旁,树木成行,远处的孤城临近海边的楼阁。怀中盛着成熟的江橘,倚靠在戟门旁,正值秋天。更为送你轻快的马车前往,知道你没有客人的忧愁。
“孤城近海楼”可以看作是对边疆孤立状态的隐喻,表现出诗人在送别时对朋友的关心与祝福。
岑参(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门,唐代诗人,出身于山西。岑参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边疆风光和士兵生活,风格豪放激昂。
此诗创作于岑参任职期间,正值国家动荡,边塞战事频繁,因此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与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
《送裴校书从大夫淄川觐省》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冷暖,展现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开篇提到“尚书未出守”,让人感受到一种未尽的期待与不安。接着,诗人描绘了一路通往青州的景象,树木成荫,孤城临海,展现出一幅静谧的风景。这不仅是送别的背景,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
“怀中江橘熟,倚处戟门秋”一句中,江橘的成熟象征着丰收与美好,而秋天则是成熟与衰落的交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最后,诗人用“更奉轻轩去,知君无客愁”来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希望他在旅途中不必忧愁。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呈现出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送别情景。
整首诗围绕送别展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流露,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是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望。
诗中提到的“尚书”指的是什么?
“孤城近海楼”中的“孤城”象征什么?
诗中的“怀中江橘熟”表达了什么情感?
岑参的《送裴校书从大夫淄川觐省》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岑参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而王之涣则更多地表现出壮丽的景色与豪情。两首诗都通过景象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