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20:1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0:19:28
杨泽民的《荔枝香》
瞰水自多佳处。春未去。绣桷斗起凌空,隐隐笼轻雾。已飞画楝朝云,又卷西山雨。相与。共煮新茶取花乳。开宴处。俯北榭临南浦。迄逦扁舟,双桨棹歌齐举。座上嘉宾,妙句无非赋鹦鹉。莫惜高烧蜡炬。
在水边遥望,处处都是美景。春天尚未离去,绣桷树在空中争相斗艳,隐隐约约笼罩在轻雾之中。画楝花已经飞向朝霞,又卷起西山的细雨。我们相聚在一起,煮新茶,取花乳共享。宴会的地方,俯瞰北边的榭楼,临近南边的水岸。直到小舟往来,双桨划动,歌声齐唱。座上的嘉宾,妙句无非是赋诗写鹦鹉。不要吝惜高烧的蜡烛。
诗中提到的“绣桷”和“画楝”是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蜡烛在诗中象征着宴会的温暖和热情,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杨泽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明丽。
《荔枝香》创作于春日的宴会上,正值春光明媚,诗人借此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人的邀请,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独特生活情趣。
《荔枝香》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与人际情谊的诗。诗人在开篇通过“瞰水自多佳处”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接着描绘了绣桷和画楝花争奇斗艳的场景,生动地传达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诗中“隐隐笼轻雾”一语,增添了朦胧的美感,使得自然景色显得更加迷人。
在宴会上,诗人与友人共煮新茶、取花乳,体现了文人雅士的闲适与情趣,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诗的后半部分,座上嘉宾的妙句赋鹦鹉,既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面,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最后一句“莫惜高烧蜡炬”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透出一丝感伤的情绪。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人际间的深厚情谊,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宴会的欢愉,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友人情谊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中提到的“绣桷”指的是什么?
“莫惜高烧蜡炬”所表达的情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