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一落索》

时间: 2025-07-12 17:50:23

诗句

识尽人间甘苦。

不如归去。

先来孤馆客愁多,更倾下、连宵雨。

尽日登山绕树。

禄非尺素。

竹鸡啼了杜鹃啼,甚都在、人愁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7:50:23

原文展示:

识尽人间甘苦。不如归去。先来孤馆客愁多,更倾下连宵雨。尽日登山绕树。禄非尺素。竹鸡啼了杜鹃啼,甚都在人愁处。

白话文翻译:

了解了人间的甘苦,还是不如回去。前来这孤独的客馆,愁苦的事情太多,连绵的雨水倾泻而下。整天登山绕树,功名利禄并非如同纸上文字。竹鸡啼叫着,杜鹃也在啼鸣,所有的事情都让人感到愁苦。

注释:

  • 甘苦:指人生的快乐和痛苦。
  • 孤馆:孤单的客栈,形容诗人身处的环境。
  • 倾下:倾泻而下,形象地描绘雨水的状态。
  • 禄非尺素:禄,即功名利禄;尺素比喻书信或表达,意为功名利禄无法用简单的文字来概括。
  • 竹鸡杜鹃:都是鸟类,常用来象征乡愁与自然的声音。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竹鸡”和“杜鹃”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自然和乡愁。杜鹃的啼鸣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常常与离别和思念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泽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清新婉约,常感慨人生的苦乐。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经历人生波折、思念故乡之际,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归乡的渴望。

诗歌鉴赏:

《一落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归乡的渴望。开篇便以“识尽人间甘苦”引入,表达了对世事的透彻理解,但随即又提出“还不如归去”,显示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孤馆的描绘和连绵雨水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愁苦的感觉。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叹功名利禄的虚无,强调自然界中鸟鸣所带来的更深的愁绪,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共鸣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在意象上,雨水、竹鸡、杜鹃等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渗透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识尽人间甘苦。不如归去”:诗人已经经历了世间的种种,感到人生的苦涩,归乡成了他内心的向往。
    • “先来孤馆客愁多”:孤独的旅馆让他倍感忧愁,愁苦的事情如雨水般不断倾泻。
    • “尽日登山绕树”:虽然在山中游玩,但却心中无乐。
    • “禄非尺素”:功名利禄并不如同简单的文字般重要,反而是内心的感受更为重要。
    • “竹鸡啼了杜鹃啼,甚都在人愁处”:自然的声音更加强化了他心中的愁苦。
  • 修辞手法

    • 拟人:雨水如同情感的倾泻,表现诗人的苦闷。
    • 对仗:诗中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愁苦与孤独。
  • 竹鸡与杜鹃:象征自然的声音和乡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杨泽民
    C. 杜甫

  2. “识尽人间甘苦”意指? A. 了解人生的快乐和痛苦
    B. 追求名利
    C. 归隐山林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泽民的《一落索》更多地表现了对世事的无奈与愁苦,而李白则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月亮的抒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泽民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送正仲 送余干李少府 初闻蛙 依韵和孙秀才朱长官见寄二首同韵 送李尉子京之邵武光泽 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 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五 伤何皆秀才 次韵和永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蒙然坐雾 女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强做解人 鼍吼 包含啾的词语有哪些 王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狂犬吠日 无功而返 三拜九叩 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劬瘽 日出而作 蝇头小利 残税 离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