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42
《浣溪沙(荼コ)》
风递馀花点素缯。
日烘芳炷下罗藤。
为谁雕琢碎春冰。
玉蕊观中犹得誉,
木樨岸下尚驰声。
何如高架任伊凭。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余景,微风轻轻送来花瓣,洒落在白色的丝绸上,阳光把香气弥漫的香炉烘烤着,映照着罗藤。这一切都是为了谁在精雕细琢着那零碎的春冰呢?在玉蕊观中仍然能够得到赞誉,而在木樨岸下依然可以听到远处的声音。不如高高的架子,让她随意倚靠。
作者介绍:
杨泽民是宋代的词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常体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之际,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捕捉春天的余韵,表达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思考。
《浣溪沙(荼コ)》是一首典雅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通过细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缥缈的春日氛围。开篇的“风递馀花点素缯”,将春风与花瓣的轻盈结合,瞬间带动读者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春天场景。接下来的“日烘芳炷下罗藤”,则通过阳光的烘烤,突显了春日的温暖和生命的气息。
在情感上,诗人似乎在思考春天的美好是为谁而存在,体现出一种孤独和抒情的情怀。最后一句“何如高架任伊凭”,则表现出一种放松和洒脱,仿佛是对美好事物的随意欣赏,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写春日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与对美的向往,体现出一种细腻的情感和对人世美好的留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风递馀花点素缯”中的“素缯”指的是什么?
A. 白色的丝绸
B. 花瓣
C. 香炉
“日烘芳炷下罗藤”中“芳炷”指的是什么?
A. 香料
B. 香炉中燃烧的香
C. 花瓣
全诗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杨泽民的《浣溪沙》更注重对春天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与思绪。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各有千秋,但均展现了宋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