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5:46
多防出多欲,欲少防自简。君看山中人,老死竟谁谩。渴饮吾井泉,饥食甑中饭。何用费卒徒,取水负瓢罐。置符未免欺,反覆虑多变。授君无忧符,阶下泉可咽。
人们常常因为欲望太多而防备太多,欲望少了,自然防备也简单。你看那些山中人,活到老死,谁又在空言抱怨呢?口渴了喝我井里的泉水,饥饿了吃锅里的饭。何必白白浪费时间,去取水挑担呢?那种符咒未免有些欺骗,反复考虑反而让人心烦。把这无忧的符授予你,阶下的泉水就可以畅饮。
本诗中提及的“山中人”代表了隐居生活的人,他们不受世俗纷扰。诗中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多欲望和防备的批判。
《和子瞻调水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思考。诗中的“多防出多欲”一语,揭示了人们因欲望而生的种种顾虑和防备,提示我们追求欲望的同时,往往会陷入自我设限的困境。诗人以“君看山中人”作为转折,强调那些选择隐居的人,尽管生活简朴,却能安然度日,何必让欲望束缚自己的心灵?
接着,诗人通过“渴饮吾井泉,饥食甑中饭”的描绘,展现了简单生活的美好,井水与锅饭象征着自然的馈赠与生活的满足。诗人在此处引导读者回归生活的本真,感受那份来自自然的宁静与充实。
最后,诗人以“置符未免欺,反覆虑多变”总结,表达了他对迷信与过度思虑的批判。用“阶下泉可咽”作为结尾,既是对自然的依赖,也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希望人们能放下无谓的欲望与防备,自在生活的愿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提倡简单、自在的生活方式,批判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欲望与防备心理,呼吁人们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本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多防出多欲”,其意是?
A. 防备多是因为欲望多
B. 欲望多是因为防备多
C. 防备与欲望无关
诗中提到的“阶下泉”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复杂
B. 生活的简单与满足
C. 生活的不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陶渊明的《饮酒》和苏辙的《和子瞻调水符》都表达了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境界,而苏辙则关注于人们的生活态度与社会现象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