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9:0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9:04:58
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
作者: 苏辙 〔宋代〕
山西旧将本书生,
归老岩间示厌兵。
卧闻布水中宵起,
错认边风万马声。
雕弓挂壁耻言勋,
出人樵渔便作群。
五马亲来看射虎,
不愁醉尉恼将军。
肩舆已弃蹑风骓,
旧物仍存杨柳枝。
一曲清歌近尤好,
五陵故态未全衰。
这首诗的作者自述曾为山西的将领,但如今已归隐于山岩之间,厌倦了战争。夜晚躺在床上,听到水声,误以为是边境的马蹄声。墙上的雕弓只挂着,心中却不愿意提起往日的功勋。偶尔出门遇到樵夫和渔夫,便与他们成为朋友。五匹马的亲友前来观看我射虎,我不再担心酒醉后惹怒将军。肩上的轿子已经抛弃,轻松骑着风驰电掣的骏马。虽然旧物依然留存,杨柳的枝条依旧摇曳。唱一曲清歌,显得更加美好,五陵的故态并未完全衰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涧南,宋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苏洵之子,苏轼之弟。苏辙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战争的厌倦,以及对平淡生活的向往。诗中表现了对往昔荣华的自省与反思,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是一首表达归隐之后内心感受的诗作。诗中的主人公从曾经的山西将领身份,转变为在山间隐居的书生,展现了他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前半部分借助夜晚的水声误认为马蹄声,表现了内心的迷茫与对往昔的回忆。雕弓挂壁的意象,传达了对过往战功的不屑与淡然,显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与樵夫、渔夫的相交,表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五马亲友前来射虎的情景,不仅展示了昔日的豪迈,也暗含着对往昔壮志的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淀与反思,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与对现状的反思,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作者是谁?
A. 苏轼
B. 苏辙
C. 杜甫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雕弓”象征什么?
A. 和平
B. 荣耀与战斗
C. 生活的简单
答案: B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战争的荣耀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辙的《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以归隐为主题,但苏辙更多地反映了对过去的思考与反省,而陶渊明则侧重于对田园宁静生活的热爱。两者在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