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8:38
病后
——苏辙
一经寒热攻骸骨,
正似兵戈过室庐。
柱木支撑终未稳,
筋皮收拾久犹疏。
芭蕉张王要须朽,
云气浮游毕竟虚。
赖有衣中珠尚在,
病中点检亦如如。
一旦遭受寒热的侵袭,
就像战斗的兵戈侵袭了房屋。
支撑的柱木终究不够稳固,
筋骨和皮肤修复后仍然松弛。
芭蕉树的叶子要枯萎,
浮动的云气终究是虚无。
幸好衣服中还有珍珠存在,
在生病之中检查也仍然如常。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及政治家,苏洵的次子,苏轼的弟弟。苏辙在文学上擅长诗词、散文,崇尚理学,作品风格质朴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辙生病之后,表达了他对身体虚弱的感受和对健康的思考。诗中通过对病痛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在病中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及对健康的珍惜。
《病后》是一首通过病痛来折射生命脆弱与珍贵的诗作,苏辙以精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他在生病时的思索与感受。开头两句“寒热攻骸骨,正似兵戈过室庐”,将生病的痛苦比作战斗的侵袭,生动地表现了疾病对身体的摧残。接下来的“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疏”,展现了身体的虚弱与脆弱,令人感受到作者的无奈和痛苦。
随后,诗中“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也隐喻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最后两句“赖有衣中珠尚在,病中点检亦如如”,则表达了在病痛中,尽管身体虚弱,心中仍有对生命的珍视与期盼。整首诗以病为线索,透过对身体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对生命的反思与对健康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深刻感悟,及在病痛中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珍惜。作者透过病痛的描绘,启示读者珍视健康、珍惜生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病后》的作者是谁?
诗中“柱木支撑终未稳”表达了什么?
“云气浮游毕竟虚”中的“云气”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