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病后》

时间: 2025-04-26 05:18:38

诗句

一经寒热攻骸骨,正似兵戈过室庐。

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疏。

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

赖有衣中珠尚在,病中点检亦如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8:38

原文展示:

病后
——苏辙

一经寒热攻骸骨,
正似兵戈过室庐。
柱木支撑终未稳,
筋皮收拾久犹疏。
芭蕉张王要须朽,
云气浮游毕竟虚。
赖有衣中珠尚在,
病中点检亦如如。


白话文翻译:

一旦遭受寒热的侵袭,
就像战斗的兵戈侵袭了房屋。
支撑的柱木终究不够稳固,
筋骨和皮肤修复后仍然松弛。
芭蕉树的叶子要枯萎,
浮动的云气终究是虚无。
幸好衣服中还有珍珠存在,
在生病之中检查也仍然如常。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热:指身体的寒症与热症,常用来形容病痛。
  • 骸骨:指身体的骨骼。
  • 柱木:房屋的支柱,这里用以比喻身体的支撑。
  • 筋皮:指身体的肌肉和皮肤。
  • 芭蕉:一种植物,常用来象征衰老或枯萎。
  • 云气:浮动的云,象征虚幻的事物。
  • :比喻珍贵的东西,这里暗指健康或其他重要的东西。

典故解析:

  • 兵戈:象征战乱和痛苦,常用来比喻疾病对身体的侵袭。
  • 芭蕉: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衰老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及政治家,苏洵的次子,苏轼的弟弟。苏辙在文学上擅长诗词、散文,崇尚理学,作品风格质朴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辙生病之后,表达了他对身体虚弱的感受和对健康的思考。诗中通过对病痛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在病中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及对健康的珍惜。


诗歌鉴赏:

《病后》是一首通过病痛来折射生命脆弱与珍贵的诗作,苏辙以精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他在生病时的思索与感受。开头两句“寒热攻骸骨,正似兵戈过室庐”,将生病的痛苦比作战斗的侵袭,生动地表现了疾病对身体的摧残。接下来的“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疏”,展现了身体的虚弱与脆弱,令人感受到作者的无奈和痛苦。

随后,诗中“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也隐喻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最后两句“赖有衣中珠尚在,病中点检亦如如”,则表达了在病痛中,尽管身体虚弱,心中仍有对生命的珍视与期盼。整首诗以病为线索,透过对身体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对生命的反思与对健康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经寒热攻骸骨:病痛的来临使身体遭受侵袭,强调身体的脆弱。
  2. 正似兵戈过室庐:形象地比喻疾病如同战争,给生活带来破坏和痛苦。
  3. 柱木支撑终未稳:即使有支撑的结构,依然显得不够坚固,暗示身体的虚弱。
  4. 筋皮收拾久犹疏: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身体依然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
  5. 芭蕉张王要须朽:芭蕉树的枯萎象征生命的衰退和无常。
  6. 云气浮游毕竟虚:浮云象征虚幻不实,暗示人对健康的追求往往是短暂的。
  7. 赖有衣中珠尚在:即便生病,仍有珍贵的东西存在,象征内心的坚持与希望。
  8. 病中点检亦如如:在病痛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病比作战争,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芭蕉、云气等意象通过具体的事物传达抽象的生命哲学。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深刻感悟,及在病痛中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珍惜。作者透过病痛的描绘,启示读者珍视健康、珍惜生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热:象征身体的病痛与不安。
  • 兵戈:象征外界的侵扰和内心的挣扎。
  • 柱木:象征身体的支撑与脆弱。
  • 芭蕉:象征生命的衰退与无奈。
  • 云气:象征虚幻与无常。
  • :象征珍贵的东西,隐喻健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病后》的作者是谁?

    • A) 苏洵
    • B) 苏轼
    • C) 苏辙
    • D) 李白
  2. 诗中“柱木支撑终未稳”表达了什么?

    • A) 身体强壮
    • B) 身体虚弱
    • C) 自然界的变化
    • D) 战争的影响
  3. “云气浮游毕竟虚”中的“云气”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坚韧
    • B) 健康的保证
    • C) 虚幻与无常
    • D) 友情的支持

答案:

  1. C) 苏辙
  2. B) 身体虚弱
  3. C) 虚幻与无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病中吟》——陆游
  • 《秋怀》——杜甫

诗词对比:

  • 《病中吟》:陆游在病中表露对生命的感悟,与苏辙的《病后》有相似的主题,都是对身体虚弱的深刻反思。
  • 《秋怀》:杜甫通过对秋天的描写反映人生的无常,和苏辙的哲理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丑奴儿 大酺 木兰花 齐天乐 四园竹 宴清都 满路花 红林檎近 红林檎近 伤情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理不忘乱 包含聪的成语 误作非为 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地侯 频繁 己字旁的字 振缨王室 目无下尘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玉楼金阙 鸟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嚼腭搥床 暇结尾的成语 巾字旁的字 心神不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