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0:53
齐天乐
作者:方千里 〔宋代〕
碧纱窗外黄鹂语,声声似愁春晚。
岸柳飘绵,庭花堕雪,惟有平芜如剪。
重门尚掩。看风动疏帘,浪铺湘簟。
暗想前欢,旧游心事寄诗卷。
鳞鸿音信未睹,梦魂寻访后,关山又隔无限。
客馆愁思,天涯倦迹,几许良宵展转。
闲情意远。记密阁深闺,绣衾罗荐。
睡起无人,料应眉黛敛。
窗外碧纱窗前,黄鹂鸟在欢唱,声声听来似乎是愁苦的春晚。
河岸的柳枝轻轻摇曳,庭院里的花瓣如雪般飘落,唯有那平坦的芜草如同裁剪一般。
重重的门仍然紧闭。看那风轻轻吹动稀疏的帘子,波浪铺展开湘江的竹席。
不禁在暗中思念往日的欢愉,旧日的游历和心事都寄托在诗卷之中。
鱼鳞般的鸿雁音信未曾见到,梦中寻访已久,山关又隔得遥远无尽。
客栈中的愁思,天涯的疲惫,多少良宵辗转难眠。
闲情意绪渐远。记起那密阁深闺,绣被罗衾。
睡醒时无人相伴,想必是眉黛已收敛。
方千里,宋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常常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当前孤独的感慨。
《齐天乐》创作于方千里流寓之际,正值春天的尾声,作者在窗前听黄鹂啼鸣,思绪万千。此时他既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也体会到离别与孤独的愁苦。
方千里的《齐天乐》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诗中描绘了窗外黄鹂的欢唱,传达了春晚的愁苦情感。诗的开头用“碧纱窗外黄鹂语”引入,描绘出一个生动而充满生命的春天场景。然而,随之而来的“声声似愁春晚”却揭示了内心的惆怅,这种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刻。
随后,诗人描写岸柳和庭花,巧妙地用“飘绵”和“堕雪”来形容柳枝和花瓣,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柔美,然而在“惟有平芜如剪”一句中,却流露出一种苍凉的感受,仿佛在说即便春天再美好,心中的惆怅依旧无法消散。
“重门尚掩”描绘了内心的闭塞,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透过“看风动疏帘”这一细节,感受到外界的变化,而内心却依然孤独。接下来的“暗想前欢,旧游心事寄诗卷”则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诗人通过诗歌寄托对往昔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词意境悠远,情感细腻,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独特风格。通过自然与人心的交融,方千里成功地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往昔的思念,虽有自然界的美好,却掩饰不住内心的孤独与愁苦。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失去的惋惜。
诗中提到的鸟是什么?
A. 燕子
B. 黄鹂
C. 喜鹊
D. 杜鹃
“重门尚掩”意指什么?
A. 门开着
B. 门关着
C. 门锁着
D. 门在风中摇摆
诗中提到的“湘簟”指的是什么?
A. 竹席
B. 沙发
C. 床
D. 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