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4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48:53
大酺
作者: 方千里
正夕阳间,秋光淡,鸳瓦参差华屋。
高低帘幕迥,但风摇环珮,细声频触。
瘦怯单衣,凉生两袖,零乱庭梧窗竹。
相思谁能会,是归程客梦,路谙心熟。
况时节黄昏,闲门人静,凭栏身独。
欢情何太速。岁华似飞马驰轻毂。
谩自叹河阳青鬓,苒苒如霜,把菱花怅然凝目。
老去疏狂减,思堕策小坊幽曲。
趁游乐繁华国。回首无绪,清泪粉于红菽。
话愁更堪剪烛。
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秋天的阳光显得淡淡的,鸳鸯瓦错落有致的华丽房屋映入眼帘。
高低不同的帘幕轻轻摇动,微风拂动着珠饰,细微的声响不断传来。
我穿着单薄的衣服,凉意从两袖间生出,庭院里的梧桐和窗前的竹子显得零乱。
相思之情又有谁能理解呢?就像是归来的旅客,梦境中熟悉的路途。
更何况现在是黄昏时分,闲门静谧,独自倚栏而立。
欢愉的情感何以如此短暂?岁月如飞马般急驰,轻轻的车轮滑过。
不禁自叹,河阳的青丝已如霜般稀少,凝视着菱花,心中满是怅惘。
年岁渐长,曾经的狂放逐渐减退,思绪沉浸在幽静的小巷曲径中。
趁着游乐的繁华时代,回首时却无所依凭,清泪如红豆般洒落。
谈及忧愁更是难以剪断蜡烛的影子。
作者介绍:方千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时光的思考。其作品常富有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秋日黄昏,诗人独自一人,在面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时,感慨万千,抒发相思与忧愁的情感。正值盛世之际,诗人却感受到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
《大酺》这首诗以黄昏的秋日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诗的开头描绘了夕阳下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正夕阳间,秋光淡,鸳瓦参差华屋”描绘出了一个温馨的场景,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相思与孤独的情怀。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更为深刻。
诗中反复出现的“相思”、“黄昏”、“独”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短暂与情感无常的感慨。“欢情何太速”一句直接表达出对美好时光匆匆而逝的叹息,诗人似乎在感叹,欢愉的时光为何如此短暂,岁月如飞马般急驰而过。
在情感的描绘上,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尤其是“谩自叹河阳青鬓,苒苒如霜”一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惋惜与无奈。整首诗在描绘美好外景的同时,内心的孤独与思念逐渐浮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秋日黄昏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短暂人生的感慨、对青春流逝的惋惜以及对相思之苦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欢情何太速”中的“速”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鸳瓦”象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