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岁莫口号二绝》

时间: 2025-04-26 04:44:13

诗句

六十年来又七年,眼昏头白意茫然。

逢人欲说平生旧,少有能知两世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4:13

岁莫口号二绝

作者:苏辙 〔宋代〕

原文展示

六十年来又七年,眼昏头白意茫然。
逢人欲说平生旧,少有能知两世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经历了六十年的生活,又过了七年,眼神模糊,头发变白,心中感到茫然。每当遇到人想要诉说自己过去的经历,却很少有人能理解他在前世的情形。

注释

  • 六十年来:指诗人经历了六十年的生活。
  • 七年:表示又过去了七年,强调时间的流逝。
  • 眼昏头白:形容年老,视觉模糊,头发变白。
  • 意茫然:心中迷惘,不知所措。
  • 逢人欲说:遇到人想要倾诉。
  • 平生旧:指自己的一生经历。
  • 少有能知:很少有人能理解。
  • 两世前:这里指的是前生,表达了对前生的追忆。

典故解析

“平生旧”暗示了诗人希望与他人分享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但由于岁月的流逝,能够理解他的人已寥寥无几,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百泉,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有哲理性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辙晚年,反映了他对自己生命历程的感慨,对人事的思考。宋代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对个人命运和世事变化有深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笔触,刻画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感受。诗的开头用“六十年来又七年”直接引入时间的主题,表现了时间对人的无情摧残。接下来的“眼昏头白意茫然”进一步描绘了衰老所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困境。诗人以“逢人欲说平生旧”展现了他对往昔的怀念与渴望,希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记忆,但又因“少有能知两世前”而感到孤独,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隔阂以及对历史的无奈感。这种情感在诗中流露得淋漓尽致,既有个人的无奈,也有对人生的哲思,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六十年来又七年”:交代了诗人的年龄和经历,感叹时光的流逝。
    • “眼昏头白意茫然”:描绘了衰老带来的生理与心理状态。
    • “逢人欲说平生旧”:表达了诗人想要倾诉的愿望。
    • “少有能知两世前”:反映出人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眼昏头白”与“意茫然”的对比,突显衰老的无奈。
    • 夸张:用“少有能知”夸大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经历的沉思,展现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 时间:象征个体的生命历程,强调岁月的无情。
  • 衰老:作为一个重要意象,代表着生命的终结与无奈。
  • 记忆:表达了对于过往的怀念和对他人的渴望理解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2. 诗中提到的“眼昏头白”主要指的是什么?

    • A) 年轻
    • B) 贫穷
    • C) 衰老
  3. 诗人对“平生旧”的渴望表现出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高兴
    • C) 愤怒

答案

  1. B) 宋代
  2. C) 衰老
  3. A)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苏辙的《岁莫口号二绝》与李白的《静夜思》在主题上都涉及了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但苏辙更强调了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史》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庚申生朝) 赠染髭宋道人 岁稔 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 王方叔丧耦 晚春 满庭芳(寿曾两府) 悼何求卿内子王氏川人王丞相夫人母之妯娌 和王粹中 鞏大监挽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遮人耳目 龠字旁的字 心低意沮 包含改的成语 闭开头的成语 生字旁的字 问禅 悠开头的成语 坐拥百城 跑肚拉稀 军纪 悬别 牛字旁的字 包含赫的词语有哪些 谲略 丶字旁的字 包含庭的词语有哪些 踣不复振 奴颜媚骨 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