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2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28:38
浪淘沙
燕九日宿板桥,用甲申旧韵成解
樊增祥 〔清代〕
烟雪晚萋迷。山与云齐。
绿螭骢子背风嘶。
终日一鞭岚翠里,染透春衣。
燕九唤金卮。戍鼓声迟。
闲愁休上紫芝眉。
十六年来春似水,红板桥西。
在烟雪弥漫的傍晚,迷雾笼罩了整个山野。山与云雾交融,仿佛融为一体。
我骑着一匹绿螭骢马,马在风中嘶鸣。整日我在这岚翠的山里驰骋,仿佛把春天的衣裳都染透了。
燕九叫我一同饮酒,戍楼的鼓声显得格外缓慢。
闲愁不必再挂在眉头。十六年来春天似流水般匆匆,红色的板桥在西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常以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为题材,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燕九日,诗人可能在一个秋冬交替的时节,回忆往昔的时光,表达了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浪淘沙》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生变迁的思索。首句“烟雪晚萋迷”便设定了一个朦胧而迷幻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后面的“山与云齐”又将大自然的壮阔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结合,形成一种和谐的统一。
诗中描绘了骑马的情景,象征着自由与放纵,诗人“终日一鞭岚翠里,染透春衣”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对大自然的亲近与享受。这里的“春衣”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生命活力的象征。
到了后半部分,诗人逐渐转向回忆与感慨,尤其是“闲愁休上紫芝眉”一句,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表现出对过往时光的无奈与珍惜。最后一句“十六年来春似水”,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以及人生的短暂,情感愈发厚重。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外表下,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的感慨,是一首兼具美感与哲理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呈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惋惜与珍惜,主题深刻而感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烟雪晚萋迷”中的“萋”是什么意思?
A. 茂密的草木
B. 笨拙的样子
C. 明亮的颜色
诗中提到的“金卮”指的是什么?
A. 金色的酒
B. 金杯
C. 金色的马
“闲愁休上紫芝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无奈
C. 豁达
答案:1.A 2.B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樊增祥的《浪淘沙》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人生感慨,后者则更强调对酒的豪情与人生短暂的感悟。两首诗虽风格不同,但都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