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4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9:30
渔村半落楚江边,
林外秋原雨外天。
谁倚竹楼邀大艑,
天涯暮色已苍然。
渔村半隐在楚江边,
林外的秋原与天空在雨中交融。
是谁倚在竹楼上邀请大船,
天边的暮色已经变得苍茫。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某一典故,但“楚江”可以联想到楚地的自然景观,反映出南方水乡的典雅和淡淡的愁绪。
晁补之(1056年-1128年),字公谦,号遯庵,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人,以其诗词的清新脱俗和黄昏景致的描写而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恋。
这首诗以其清新淡雅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打动人心。开篇“渔村半落楚江边”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水乡画面,渔村的半隐与楚江的融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乡愁。接下来的“林外秋原雨外天”,则通过对秋天雨景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诗的后两句通过“谁倚竹楼邀大艑”和“天涯暮色已苍然”,形成了一种对比,既有对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情感通过简单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得以表现,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渴望。
诗中提到的“楚江”指的是哪个地区的江河?
“天涯暮色已苍然”中“苍然”的意思是?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较,晁补之的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整首诗更显深沉的思考与情感交织的特质。王维关注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而晁补之则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