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5:5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5:54:58
《菩萨蛮(代歌者怨)》
作者:晁补之
丝篁斗好莺羞巧。
红檀微映燕脂小。
当敛双蛾。
曲中幽恨多。
知君怜舞袖。
舞要歌成就。
独舞不成妍。
因歌舞可怜。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在春日的美丽环境中,因爱而生怨的情感。诗中提到“丝篁”与“莺”,暗示了自然的美好,而“红檀微映燕脂小”则描绘了女子的妆容。她的双眉轻蹙,内心充满了幽怨。她希望能通过舞蹈得到对方的怜爱,但独自一人跳舞却无法显得美丽,唯有通过歌舞的结合才能表现出她的可怜与渴望。
晁补之(约1050年-约1120年),字子文,号景阳,北宋词人。他的作品多体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细腻的描写,以婉约词风著称。晁补之在词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表现爱情中的哀愁与无奈。
该诗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士人多在文人雅士的聚会中吟唱,诗词成为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此时的社会风气也使得个人情感的抒发得以畅快,诗中女子的怨恨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与个人情感的重视。
《菩萨蛮(代歌者怨)》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和生动意象的词作。诗中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绘,引入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开篇“丝篁斗好莺羞巧”,描绘出自然的美丽与生动,仿佛在说,正是这样的环境使得女子的情感愈发显得复杂。接着,诗人用“红檀微映燕脂小”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妆容,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她的娇弱和美丽。
在情感的推演上,诗人引入了“知君怜舞袖”,表达了女子希望通过舞蹈来获得对方的注意与怜爱。这种期待与怨恨交织的情感,反映了女子心中那种微妙而复杂的心态。最终,诗句“独舞不成妍,因歌舞可怜”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独自一人无法展现美丽,只有在歌舞中才能寻求到那份理解与共鸣。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张力,情感上则深邃而真实,展现了晁补之对女性情感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脆弱与渴望,既有对美好爱情的期待,也有因未被理解而生的怨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传递出一种对爱情的无奈与感伤。
“丝篁斗好莺羞巧”中的“斗好”指什么?
A. 争妍斗艳
B. 美丽的舞姿
C. 友谊
D. 悲伤
“独舞不成妍”中,女子的心情是?
A. 快乐
B. 无奈
C. 愤怒
D. 忧伤
诗中提到的“红檀”是用来描绘什么的?
A. 自然景色
B. 女子的妆容
C. 舞蹈
D. 音乐
答案:
与晁补之的《菩萨蛮》相对照,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感伤与期盼,但李清照的语言更为婉约,情感更为细腻,展示了不同的女性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