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19
入祁阳县界即事
作者:李曾伯 〔宋代〕
境入祁阳驿堠迢,道旁烟火顿萧萧。
茅冈丛篠路磊砢,蓬舍扃柴人寂寥。
市粒颇艰缘岁俭,野芳交发自春饶。
扶藜勇过黄罢岭,知竭精忠答圣朝。
这首诗描绘了我抵达祁阳县的情景。路途遥远,到达驿站时,看到路旁的烟火变得冷清。茅草和竹篱围成的小路上石头堆积,蓬乱的茅屋门扉紧闭,周围的人显得格外寂寥。市场上的粮食因为岁月的艰辛而显得十分短缺,野外的花草在春天的滋润下竞相绽放。扶着拐杖,勇敢地走过了黄罢岭,我深知自己尽全力报效朝廷的决心。
诗中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扶藜勇过黄罢岭”可以理解为一种历经艰难险阻而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的决心。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与人情世事结合,表现出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曾伯游历至祁阳县时,表达了他对生活环境的观察以及在艰苦岁月中对国家的忠诚。
李曾伯的《入祁阳县界即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边陲小镇的生活景象。诗的开头便以“境入祁阳驿堠迢”引入,引导读者进入一个遥远而又清冷的驿站。环境的描绘通过“道旁烟火顿萧萧”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气氛,给人以深思。随后对路旁景物的细致描写,如“茅冈丛篠路磊砢”,营造出一种荒凉的田野景象,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市粒颇艰缘岁俭”一句,揭示了市场上粮食短缺的现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境,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民生艰难的深切关怀。而“扶藜勇过黄罢岭”则展现了诗人虽身处艰难却依然坚持向前的勇气,表现出一种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关切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扶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手杖
C. 一种粮食
D. 一种交通工具
诗中提到的“市粒”反映了什么?
A. 市场繁荣
B. 粮食短缺
C. 生活富裕
D. 社会安定
诗人对国家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忠诚奉献
C. 怀疑不安
D. 消极悲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