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21
夜行湖上
陆游
月痕澹欲无,斗柄低半没。
荒陂雁飞鸣,草屋牛卧齕。
我行湖边路,霜冷刮病骨。
断堤沙水湿,屦滑常恐蹶。
残年垂七十,野处犹短褐。
穷死士所有,权门不可谒。
夜晚的湖面上,月光淡淡,似乎快要消失;北斗星的指针低下去了半截。荒凉的堤岸上,孤雁在鸣叫,草屋里,牛安静地卧着,我走在湖边的路上,霜冷得让我病骨发抖。
断堤的沙子被水打湿,鞋子滑腻,我常常担心摔倒。年纪已近七十,身处乡野,衣服依然很短。穷困的士人所拥有的一切,权贵门第却无法去拜访。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尤其在诗歌上成就显著,是“宋诗三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以豪放、悲壮著称,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夜行湖上》写于陆游晚年,他因年老多病而感到人生无常,常常在夜间独行,感受自然的孤寂和内心的哀愁。此诗写于秋冬时节,正是他反思自己一生的时刻,表达了对人生、时光和社会的不满。
《夜行湖上》是陆游晚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夜晚湖上的宁静和月光的淡薄,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下来的部分,诗人通过对荒凉的堤岸和牛的安静描写,暗示了人世间的孤独与无奈。
“我行湖边路,霜冷刮病骨”一句,直白地展示出诗人身体的虚弱与内心的寒冷,体现了他对生命短暂的感悟。后面的“断堤沙水湿,屦滑常恐蹶”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身体感受,诗人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感同身受。
最后两句“残年垂七十,野处犹短褐”,表现了他因穷困而无缘权贵之门的悲凉,反映了士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内心的独白,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慨,展现了陆游作为士人的坚韧与不屈。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行湖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他对生命、时光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体现了士人的高洁情怀和不屈精神。
诗中“月痕澹欲无”指的是什么?
A. 月光微弱
B. 月亮消失
C. 夜晚明亮
答案:A
“我行湖边路,霜冷刮病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快乐
B. 孤独与寒冷
C. 暖和舒适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穷死士所有”反映了什么?
A. 士人的理想
B. 社会的不平等
C. 财富的积累
答案:B
《秋夕》与《夜行湖上》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但《秋夕》更强调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忧伤,而《夜行湖上》则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