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阮梅峰举似题高沙郡圃醉醒亭绝句因继元韵并》

时间: 2025-04-26 04:21:06

诗句

所寓皆同一旅亭,纷纷万事细如萍。

醉翁能解邦人乐,时一中之勿太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1:06

原文展示:

所寓皆同一旅亭,纷纷万事细如萍。
醉翁能解邦人乐,时一中之勿太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共同体验,所有的住宿都在同一家旅馆中,生活琐事繁多且细微,就像浮萍一般随波荡漾。醉酒的老翁能够理解乡里人的快乐,然而在这种快乐中,偶尔也应该适度清醒,不要过于沉迷于醉意之中。

注释:

  • 所寓:所居住的地方。
  • 旅亭:旅馆,供旅客休息的地方。
  • 纷纷万事:形容事情繁杂琐碎。
  • 细如萍:比喻事情的细微与不定,浮萍随水漂流,象征着生活的无常。
  • 醉翁:醉酒的老人,常用来指代能够理解人情世故的人。
  • 邦人乐:指地方人的快乐。
  • 勿太醒:不要过于清醒,适度享受生活。

典故解析:

“醉翁”一词常与陶渊明的诗句“饮酒”相联系,陶渊明在醉酒后常能感受到田园的乐趣和人生的真谛。此处李曾伯引述有意指代那些能够在醉中体会生活乐趣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约960-1020),字君衡,号渔山,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旅行途中,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快乐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人与人之间的共鸣,展现了旅途中的一种哲学思考。诗人通过“旅亭”这一意象,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生活中的“纷纷万事”如浮萍般游荡,令人感受到世事的繁琐与无奈。但在醉酒中,诗人却找到了与乡人共享的乐趣,这种“醉翁”的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中对醉酒的描写并不是单纯的沉迷,反而引导人们思考如何在忙碌与琐碎的生活中找到快乐与宁静。诗句“时一中之勿太醒”更是提醒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保持一丝清醒,以免迷失在快乐的表象中。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所寓皆同一旅亭”:所有人都在同一家旅馆中,暗示着人生旅途的共同性。
    • “纷纷万事细如萍”:生活琐事繁多而细碎,像浮萍一样轻飘无定。
    • “醉翁能解邦人乐”:醉酒的老人能够理解乡人们的快乐,表明醉酒并不妨碍对生活的感知。
    • “时一中之勿太醒”:有时不必过于清醒,适度的醉意反而能让人更好地享受生活。
  • 修辞手法

    • 比喻:“细如萍”将琐事与浮萍相类比,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强调了在复杂的生活中寻找简单快乐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要失去自我。

意象分析:

  • 旅亭:象征人生旅途的共同体验。
  • 浮萍:代表生活的无常与琐碎。
  • 醉翁:象征能够理解生活乐趣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所寓”指的是什么?

    • A. 旅馆
    • B. 家庭
    • C. 学校
    • D. 商店
  2. “细如萍”中的“萍”象征什么?

    • A. 稳定
    • B. 无常
    • C. 富贵
    • D. 知识
  3. “勿太醒”意味着什么?

    • A. 要清醒
    • B. 适度享乐
    • C. 不喝酒
    • D. 不思考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绘醉酒后对生活的感悟。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在自然中寻找宁静与快乐。

诗词对比

  • 《饮酒》与《阮梅峰举似题高沙郡圃醉醒亭绝句》同样强调生活的乐趣与对自我状态的反思,但《饮酒》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而《阮梅峰举》则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鸣。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李曾伯的多首诗作,供读者欣赏。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分析古诗词的技巧与风格,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立春日作 好事近 欠月初十日即事 好事近 效朱希真渔父词,题胥山樵画 好事近 好事近 其二 好事近(春日郊游) 好事近 隔院听琵琶 好事近 秋蝶 好事近(同前) 好事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豪 琅勃拉邦 福橘 翾风回雪 力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事以密成 东窗事发 頁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包含约的成语 庸俗进化论 逞想 思不出位 单人旁的字 恫瘝在抱 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