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8:29
题张损之学士兰皋亭
欧阳修
埼岸接芳蹊,琴觞此自怡。
林花朝落砌,山月夜临池。
雨积蛙鸣乱,春归鸟哢移。
惟应乘兴客,不待主人知。
在美丽的岸边,芳草小径与我相连,琴声与酒杯自然而然让我心情愉悦。
早晨的林间花朵落在石阶上,夜晚的山月照临池水。
雨水积聚,蛙声喧闹,春天归来,鸟儿在枝头鸣叫。
只希望能够借着兴致的客人,不必等待主人来知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反映了古代文人雅士游玩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状态,符合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之美,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欧阳修在兰皋亭游玩时,反映了他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惬意与放松,体现了他对友人相聚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雅的山水场景,兼具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的开头“埼岸接芳蹊,琴觞此自怡”,通过描绘岸边花香的小路,表现出诗人在自然环境中与音乐、美酒相伴的愉悦心情。在这里,琴声与酒杯不仅是文人雅士生活的象征,更是心灵寄托的媒介。
接下来的“林花朝落砌,山月夜临池”,则将时间的变化和自然的美景交织在一起,清晨花落与夜晚月照,使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幅山水画中,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宁静。
最后两句“惟应乘兴客,不待主人知”,表达了诗人对即兴游玩、无拘无束的向往。这里的“乘兴客”暗示了文人之间的友谊与交流,而“不待主人知”则体现了一种潇洒自得的心态,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流露出淡淡的雅致,体现了欧阳修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充满了文人特有的洒脱与恬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友人相聚的向往,体现了文人特有的洒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琴觞”指的是什么?
A. 琴和酒杯
B. 鱼和水
C. 花和草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主人的依赖
B. 对自由的向往
C. 对时间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春归”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春天的到来
C. 春天的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欧阳修的《题张损之学士兰皋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欧阳修的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王维则更强调独处中的自我反思与宁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