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6:01
客有谈君制小亭,旋栽轩竹荫池萍。
应怜春色浓於酒,醉得园花睡不醒。
有客人谈起你所造的小亭子,刚刚栽下竹子,池塘里漂浮着浮萍。
想必是因为春色比酒还要浓厚,醉得连园中的花都沉沉入睡,不愿醒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典故,但其描绘的春色和醉意,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春天和饮酒的热爱。
作者介绍:
李曾伯,生于宋代,字子昂,号白云山人,擅长诗词,曾任官职,生活在文人气息浓厚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诗人可能在一次聚会中,朋友们谈论新造的小亭子,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诗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以“客”谈“君”的形式,展开了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和对于饮酒的感叹。开头两句,以小亭的制作和竹子的栽种为引子,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小亭的设计体现了主人对生活的热爱,竹子的生长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接下来的两句则将目光转向春色的浓烈,饮酒的愉悦,以及醉后沉浸于园中花香的状态。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春色、酒意以及自然景色的陶醉,令人感受到一种春日的慵懒与惬意。
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既有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也有对生活中小确幸的珍惜。在“醉得园花睡不醒”中,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春天的魅力,暗示了人们在美好景色面前的沉醉与迷恋。诗中的意象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是一首典雅的春日绝句。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饮酒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友人间深厚情谊的珍视。整体情感基调轻松愉悦,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李曾伯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小亭是由谁制作的?
A. 诗人自己
B. 君
C. 客
D. 无人
诗中“醉得园花睡不醒”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感叹
B. 对酒的迷恋
C. 对自然的沉醉
D. 对生活的厌倦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李曾伯的这首诗更具生活气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静谧与人的内心感受。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