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5:26
水调歌头(富览亭永嘉作)
作者: 姜夔 〔宋代〕
日落爱山紫,沙涨省潮回。
平生梦犹不到,一叶眇西来。
欲讯桑田成海,人世了无知者,
鱼鸟两相推。
天外玉笙杳,子晋只空台。
倚阑干,二三子,总仙才。
尔歌远游章句,云气入吾杯。
不问王郎五马,颇忆谢生双屐,
处处长青苔。
东望赤城近,吾兴亦悠哉。
日落时分,爱山的紫色愈加浓烈,沙滩上潮水退去。
我这一生的梦想仍未实现,远远有一叶小舟飘来。
想问桑田何时变成大海,世间却没有人知道,
鱼与鸟在彼此追逐。
天外的玉笙声远不可闻,子晋的台阶也只剩空荡。
我倚着栏杆,与你们几位朋友,都是才子佳人。
你们的歌声和远游的诗句,让云气飘入我的杯中。
不去问王郎的五马,倒是常常想起谢生的双屐,
四处皆是长青的苔藓。
东望赤城在眼前,我的兴致也随之而生。
姜夔,字尧章,号白沙,南宋词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常蕴含哲理,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典雅。他的词多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梦想难以实现的感慨,同时也渗透着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水调歌头》这首词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吸引了众多读者。全诗通过描绘日落、潮涨、梦境等自然景象,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开篇以“日落爱山紫,沙涨省潮回”引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暗示时间流逝、生命无常。接着,诗人自述平生梦想未果,透出一丝无奈与惆怅。
“欲讯桑田成海”一句,借用了历史变迁的典故,寓意人生的无知与无奈,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思考深度。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借鱼鸟相推的意象,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织。
后半部分“倚阑干,二三子,总仙才”呈现了人与友人之间的高雅情谊,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最后以“东望赤城近,吾兴亦悠哉”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与期待。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渗透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极具艺术魅力。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无奈的感慨,同时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流露出一种洒脱而又深刻的生活哲学。
诗中提到的“桑田成海”是指什么?
A. 自然变迁
B. 人生理想
C. 古代名士
诗人对王郎五马的态度是?
A. 渴望
B. 不屑
C. 钦佩
诗中“倚阑干,二三子”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独自一人
B. 与友人共饮
C.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