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过德清》

时间: 2025-04-26 21:52:15

诗句

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

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阑干一点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2:15

过德清

原文展示:

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阑干一点愁。

白话文翻译:

在溪边的美人凝视着客船,船中的旅人心中思绪绵绵。烟波逐渐远去,桥的东边消失在视野中,唯独那栏杆上仍然挂着一丝忧愁。

注释:

  • :小河流,指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
  • 佳人:美丽的女子,这里指溪边的女性。
  • 客舟:行驶在水上的船,承载着旅人。
  • 行客:行脚的旅人,表达了远行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烟波:指水面上的雾气和波纹,营造出朦胧的氛围。
  • 阑干:栏杆,这里指桥的栏杆,象征着思念的对象和离别的忧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阑干”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思念和忧愁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夔(1155-1221),南宋词人,字尧章,号白沙,晚号香光。以词著称,风格清新,情感细腻,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南宋时期,表达了诗人在游览德清时的感受,结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溪上佳人和舟中行客的描绘,巧妙地反映了游子心中的思乡情怀和孤独感。开篇以“溪上佳人看客舟”引入,佳人凝视客船,恰似一种无奈的等待与渴望。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舟中的行客,思绪悠长,表现出对远方的思念。在描绘烟波的过程中,不仅展现出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营造出一种若隐若现的忧愁。最后一句“犹见阑干一点愁”更是点明了主题,栏杆作为一种象征,表明了离别的无奈与对故人的思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仿佛也能体会到那份淡淡的愁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溪上佳人看客舟:描述溪边的女子在看着远行的客船,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美。
    • 舟中行客思悠悠:转而描绘舟中旅客的思绪,强调了思念的深远。
    • 烟波渐远桥东去:描绘旅途的渐行渐远,桥的消失暗示着离别。
    • 犹见阑干一点愁:最后一句以“阑干”来象征思念与愁苦,形成情感的高潮。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阑干”比作思念的寄托,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对仗:上下句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物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离别的愁苦与对故人的思念,反映了游子心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宁静的环境,隐喻心灵的栖息之所。
  • 佳人:象征着美好与希望,亦是思念的对象。
  • :代表旅途与人生的流动,寓意人生的无常。
  • 烟波:象征着模糊的记忆与思绪,增添了诗的朦胧感。
  • 阑干:象征着思乡与离别的忧愁,成为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溪上佳人看客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忧愁
    • C. 平静
  2. “阑干”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
    • B. 思念与愁苦
    • C. 自由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展开?

    • A. 自然景色
    • B. 友情
    • C. 离别与思念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姜夔的《过德清》与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但姜夔更侧重于离别的愁苦,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对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怀旧诗九首 其四 伤王谌 怀旧诗九首 其三 伤庾杲之 怀旧诗九首 其一 伤王融 十咏二首 其二 脚下履 十咏二首 其一 领边绣 咏篪诗 侍游方山应诏诗 咏湖中雁诗 和王中书德充咏白云诗 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熊经鸟曳 聊落 目字旁的字 包含钢的成语 釆字旁的字 辗转伏枕 斤字旁的字 加入 可人风味 民贵君轻 面从腹诽 丿字旁的字 硕学通儒 包含牛的成语 狼狈万状 包字头的字 边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