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王中书德充咏白云诗》

时间: 2025-05-07 04:33:44

诗句

白云自帝乡,氛氲屡回没。

蔽亏昆山树,含吐瑶台月。

秋风西北起,飘我过城阙。

城阙已参差,白云复离离。

皎洁在天汉,倒影入华池。

将过丹丘野,时至碧林垂。

九重迎飞燕,万里送翔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4:33:44

原文展示:

白云自帝乡,氛氲屡回没。
蔽亏昆山树,含吐瑶台月。
秋风西北起,飘我过城阙。
城阙已参差,白云复离离。
皎洁在天汉,倒影入华池。
将过丹丘野,时至碧林垂。
九重迎飞燕,万里送翔螭。


白话文翻译:

白云从帝乡飘来,云雾氤氲,时而隐没。
昆山的树木遮蔽了月光,瑶台的月亮在云中含吐。
秋风从西北方向吹起,带着我飘过城阙。
城阙已经高低参差,白云又在空中飘浮。
明亮的月光洒在天上的银河,倒影映入华池之中。
将要经过丹丘的田野,时节正值碧林垂下。
九重天上迎来了飞燕,万里送走了飞翔的螭龙。


注释:

  • 白云自帝乡:白云从理想的国度(帝乡)飘来。
  • 氛氲屡回没:云雾氤氲,时而隐没。
  • 蔽亏昆山树:昆山的树木遮蔽了光明。
  • 含吐瑶台月:瑶台的月亮在云中显现。
  • 秋风西北起:秋风从西北方向吹来。
  • 飘我过城阙:将我带到城阙之上。
  • 城阙已参差:城阙高低不平。
  • 白云复离离:白云再次在空中漂浮。
  • 皎洁在天汉:明亮的光辉洒在银河上。
  • 倒影入华池:其影子投映在华池中。
  • 将过丹丘野:即将经过丹丘的田野。
  • 时至碧林垂:正值碧绿的树林低垂。
  • 九重迎飞燕:天上迎来了飞燕。
  • 万里送翔螭:远送飞翔的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约,字景俭,号道林,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擅长诗歌和辞赋。他是南朝梁的著名文学家,曾任中书侍郎,风格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沈约生活的动荡时代,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了对人世间离愁的感慨。


诗歌鉴赏:

沈约的《和王中书德充咏白云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全诗以“白云”为主线,起笔即以白云自帝乡而来,体现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诗中,白云的氤氲和昆山的树木象征着一种柔和而又神秘的自然力量,既有遮蔽,又有光明的吐露,表现了自然的变化与美。

接下来,秋风的吹动使得白云继续飘荡,诗人越过城阙,城阙的参差不齐与白云的离离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诗人描绘的天汉明月与华池倒影,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令人陶醉。

最后的“九重迎飞燕,万里送翔螭”则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飞燕与螭龙分别象征着自由与远大理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运用对称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沈约高超的艺术才华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云自帝乡:诗人描绘了白云的来源,暗示着一种理想之地。
  • 氛氲屡回没:环境的变化,体现出自然的神秘感。
  • 蔽亏昆山树:昆山的树木象征着自然的庇护与遮挡。
  • 含吐瑶台月:月亮的显现,代表着美好与希望。
  • 秋风西北起:秋风的呼唤,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飘我过城阙:诗人通过自然现象与自身的经历结合,传达出一种超脱感。
  • 城阙已参差:描绘城阙的高低错落,显示出人世的复杂。
  • 白云复离离:白云的轻盈,象征着自由与随性。
  • 皎洁在天汉:银河的明亮,象征着理想的远大。
  • 倒影入华池:倒影的意象,传达出内心的宁静。
  • 将过丹丘野:即将踏入新的景致,象征着探索与追求。
  • 时至碧林垂: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
  • 九重迎飞燕:飞燕象征着自由与希望。
  • 万里送翔螭:远送的意象,体现出追求与理想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以白云象征理想,昆山树象征自然的庇护。
  • 对仗:如“九重迎飞燕,万里送翔螭”,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着理想与自由,代表着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
  • 昆山树:象征自然的庇护与遮挡,体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环境。
  • 瑶台月:象征着美好与希冀,代表着人们向往的理想境界。
  • 飞燕:象征自由与轻盈,代表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 螭龙:象征着力量与气势,代表着追求的目标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白云自帝乡”中的“帝乡”指代什么?

    • A. 现实
    • B. 理想的国度
    • C. 自然
  2.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昆山树是用来象征__

  3. 判断题:诗中的“飞燕”象征着对自由的向往。(是/否)

答案

  1. B
  2. 自然的庇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沈约:李白的作品多表现豪放与奔放,而沈约则更注重细腻与自然的结合,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沈约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鹤 其五 咏鹤 其四 咏鹤 其三 咏鹤 其二 咏鹤 其一 次韵谭仲修同年古意 其二 次韵谭仲修同年古意 其一 古诗一首呈张孝达师 九日登风穴山 赵瑾伯户部病疟经月就谂所苦辄投百有五言煮三升酒朗吟数四当知其效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十结尾的成语 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谈交 齿过肩随 邑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邪嬖 顺极 扬名后世 贫生 上德若谷 翳藏 儿字旁的字 修辞立诚 罪疑惟轻 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