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1:37
屋山啼乌儿当归,玉钗罥蛛郎马嘶。
去时灯火正月半,阶前雪消萱草齐。
山中乌鸦叫着小鸟归巢,玉钗挂着蛛网,马儿在嘶鸣。
离去时灯光正明,正值元宵节,台阶前的雪已融化,萱草齐刷刷地冒出。
“元宵”是指农历正月十五的节日,古时人们在这天会点灯、赏花灯,象征着团圆与幸福。诗中描绘的情景,体现了对归乡、团圆的渴望。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洒脱著称,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庭坚在考试局时,听见孙元忠博士在竹间对窗吟诵,展现了他对友人学业的赞美以及对归乡思念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竹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赞美。诗中描绘的“啼乌”象征着归巢的渴望,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在“玉钗罥蛛”的意象中,展现了生活的细腻与美好,而“郎马嘶”则带有一种动感,仿佛可以听到马儿的嘶鸣声,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最后两句将时间和季节结合,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事,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黄庭坚对人生的感悟与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正月半”指的是什么节日?
A. 春节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啼乌”在诗中象征了什么?
A. 思乡
B. 归巢
C. 悲伤
诗中“灯火”描绘的时间是?
A. 白天
B. 黄昏
C. 夜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