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9:5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9:50:55
微云起肤寸,大荫弥九州。至仁虽爱物,用舍如春秋。晴空不成雨,远岫行归休。何疑陶渊明,一去如惊鸥。
微微的云在天空中飘动,轻薄如寸,广袤的大地被浓郁的阴影覆盖,仿佛弥漫在整个九州。至高的仁慈虽然爱护万物,但在用舍之间却如春秋般自然流畅。晴朗的天空并没有降下雨水,遥远的山岚在归途中安静下来。何须怀疑陶渊明的选择,他的离去就像一只受惊的鸥鸟,快意而洒脱。
作者介绍: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生于1045年,卒于1105年。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尤擅长山水田园诗,深受陶渊明的影响。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社会动荡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下,诗人选择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放言十首 其五》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开篇“微云起肤寸”,细腻而生动地展现了云的轻巧,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似乎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无拘无束。接下来的“大荫弥九州”则引入一种广阔的视野,表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情厚谊。
“至仁虽爱物,用舍如春秋”,展现了诗人理想的处世态度:真正的仁爱并非过于执着,而是在于一种自然的取舍,这种态度与自然的法则相符,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哲学。接下来的“晴空不成雨,远岫行归休”,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宁静,提醒人们在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最后的“何疑陶渊明,一去如惊鸥”,以陶渊明为例,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自如的态度如同一只受惊而飞翔的鸥鸟,尽显洒脱与自由。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黄庭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哲理的深度,又有自然的美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人生的哲理,倡导一种自然、洒脱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微云起肤寸”中“肤寸”意指: A. 细小的云 B. 柔软的云 C. 无法触及的云
“至仁虽爱物”中“至仁”表达的是: A. 对万物的极度爱护 B. 对万物的冷漠 C. 对万物的随意
诗中提到的陶渊明是谁? A. 著名的军事家 B. 诗人,追求隐居生活 C. 学者,研究历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