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戏题曾处善尉厅二首不动庵》

时间: 2025-07-12 09:33:18

诗句

茅茨中安一床寂,天女原非世间色。

道人今日八关斋,莫散花来染衣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9:33:18

原文展示:

茅茨中安一床寂,
天女原非世间色。
道人今日八关斋,
莫散花来染衣祴。

白话文翻译:

在茅草屋中静静安放一床,
天女的容颜并非世间的色彩。
今天道人正在进行八关斋,
不要让花瓣飘散来染上衣服。

注释:

  • 茅茨:茅草屋,指用茅草搭建的房屋。
  • 天女: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常象征美丽、纯洁。
  • 八关斋:道教中的一种斋戒仪式,通常为期一天,目的是净化身心。
  • :不要。
  • 散花:指花瓣飘散,可能暗示对清净的打扰。
  • 染衣祴:染上衣服的污垢,暗指世俗的干扰。

典故解析:

“天女”常用来指代美丽的女子,在古代文学中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美。诗中的“八关斋”则源于道教的斋戒仪式,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清净。诗人在这里通过这些典故,表达对世俗干扰的拒绝,以及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所处的时期是中国文学的繁荣阶段,黄庭坚的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性风格而受到赞誉,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道教思想的热爱。

创作背景:

《戏题曾处善尉厅二首不动庵》创作于黄庭坚游览曾处善尉厅时,表达了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反映了道教的思想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茅茨”与“八关斋”的对比,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诗中“天女原非世间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美的否定,认为真正的美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存在。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诗中的意象简单而深远,茅草屋代表了简朴的生活,而天女则象征着纯洁的理想。通过这一对比,诗人传达出对物质世界的淡漠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最后一句“莫散花来染衣祴”则是一种警示,提醒人们在追求精神清净时,需避免世俗的干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茅茨中安一床寂:在茅草屋中静静地放置着一张床,强调环境的安静。
  2. 天女原非世间色:天女的美丽并非人间可以比拟,暗示一种超凡的存在。
  3. 道人今日八关斋:今天道人正在进行斋戒,表明一种宗教的仪式感。
  4. 莫散花来染衣祴:不要让花瓣飘散来污浊衣物,象征世俗的干扰。

修辞手法:

  • 对比:茅草屋与天女的对比,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差异。
  • 象征:天女象征着理想化的美,茅草屋象征着简单的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强调在纷扰的世俗中保持清净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茨:象征简朴、自然的生活。
  • 天女:象征美、纯洁和理想。
  • 八关斋:象征心灵的净化与修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茅茨中安一床寂”中“寂”字的意思是: A. 喧闹
    B. 安静
    C. 忙碌
    D. 热闹

  2. “天女原非世间色”中的“天女”指的是: A. 仙女
    B. 普通女子
    C. 诗人
    D. 神兽

  3. “莫散花来染衣祴”中“染衣祴”意为: A. 洗衣服
    B. 让衣服沾污
    C. 让衣服更美
    D. 让衣服干净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黄庭坚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清净,而李白则通过酒与月亮的意象表现出孤独和对自由的追求。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与惇立夜话有怀石林复用前韵 同惇立游蒋山谒宝公塔王荆公墓晚过草堂寺周颙故宅也 祈雨未应复请于茅山采石庶几遂得之 其二 祈雨 其二 祈雨 其一 夜听莫抚干弹琴流水操 郡斋望蒋山 酴醾 诗二首 其一 戏方仁声四绝句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翩翩风度 包含旗的词语有哪些 予智予雄 时异势殊 鳥字旁的字 惊世骇目 手零脚碎 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旦 仰屋兴叹 口字旁的字 琼州海峡 靑字旁的字 不知高低 红枣 单耳刀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