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望江南》

时间: 2025-05-03 18:38:47

诗句

新雨足,一夜满南塘。

禾更稻向成初吐秀,芰荷虽败尚余香。

爽气入轩窗。

澄霁后,远岫更青苍。

两部蛙声鸣鼓吹,一天星月浸光铓。

秋色陡凄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8:47

原文展示:

新雨足,一夜满南塘。禾更稻向成初吐秀,芰荷虽败尚余香。爽气入轩窗。澄霁后,远岫更青苍。两部蛙声鸣鼓吹,一天星月浸光铓。秋色陡凄凉。

白话文翻译:

一场充足的雨水过后,南塘的水一夜之间涨满了。稻田里的禾苗开始吐露出新的穗头,尽管荷花已经凋谢,但仍留有淡淡的香气。清爽的空气进入了窗户。雨过天晴后,远处的山峦显得更加青翠。蛙声此起彼伏,如同鼓乐齐鸣,满天的星月洒下银光。秋天的景色突然变得凄凉起来。

注释:

  • 新雨足:指雨水充足。
  • 南塘:地名,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禾更稻向成初吐秀:禾苗和稻子开始吐穗。
  • 芰荷:指荷花。
  • 爽气:清爽的空气。
  • 澄霁:雨过天晴。
  • 远岫:远处的山峦。
  • 两部蛙声鸣鼓吹:蛙声此起彼伏,如同鼓乐齐鸣。
  • 光铓:指星月的光芒。
  • 秋色陡凄凉:秋天的景色突然变得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曾任宰相,后因与秦桧意见不合而被贬。李纲的诗词多表现其政治抱负和对时局的忧虑,风格沉郁顿挫,富有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南塘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秋天的凄凉感受。诗中“秋色陡凄凉”一句,可能隐含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后的南塘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凄凉之美。诗中“新雨足,一夜满南塘”描绘了雨水的充沛,使得南塘水位迅速上升,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而“禾更稻向成初吐秀”则进一步以农作物的生长来象征生命的活力。然而,“芰荷虽败尚余香”和“秋色陡凄凉”则转折地表达了秋天的凋零和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秋天的凄凉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雨足,一夜满南塘”:描绘了雨水的充沛,使得南塘水位迅速上升,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 “禾更稻向成初吐秀”:以农作物的生长来象征生命的活力。
  • “芰荷虽败尚余香”:转折地表达了秋天的凋零和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爽气入轩窗”:描绘了雨后清爽的空气进入窗户的情景。
  • “澄霁后,远岫更青苍”:雨过天晴后,远处的山峦显得更加青翠。
  • “两部蛙声鸣鼓吹”:蛙声此起彼伏,如同鼓乐齐鸣。
  • “一天星月浸光铓”:满天的星月洒下银光。
  • “秋色陡凄凉”:表达了秋天的凄凉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两部蛙声鸣鼓吹”中,将蛙声比喻为鼓乐齐鸣。
  • 拟人:“芰荷虽败尚余香”中,赋予荷花以人的情感,即使凋谢也留有余香。
  • 对仗:“新雨足,一夜满南塘”中,“新雨”与“一夜”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秋天的凄凉感受。诗中“秋色陡凄凉”一句,可能隐含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意象分析:

  • 新雨: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 南塘:地名,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禾更稻向成初吐秀: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芰荷:象征着凋零和凄凉。
  • 爽气:象征着清爽和舒适。
  • 澄霁:象征着雨过天晴。
  • 远岫:象征着远方的希望。
  • 两部蛙声:象征着自然的和谐。
  • 一天星月: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秋色陡凄凉:象征着秋天的凄凉和凋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新雨足”指的是什么? A. 雨水充足 B. 雨水稀少 C. 雨水刚刚开始 D. 雨水停止

  2. “芰荷虽败尚余香”中的“芰荷”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荷叶 C. 莲花 D. 芦苇

  3. 诗中“秋色陡凄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平静 D.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深情。
  • 王维的《山居秋暝》: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纲的《望江南》与杜甫的《秋兴八首》:两者都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深情。
  • 李纲的《望江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但李纲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纲的诗词,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李纲诗集》:收录了李纲的全部诗词,是研究李纲诗词的重要参考书目。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李纲的诗词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缕曲 红拂 金缕曲 其三 老儒 金缕曲 金缕曲·壬午除夕,七九自省 金缕曲·语石用实甫韵见赠一词,次韵答之 金缕曲 再和惜春原韵 金缕曲 走视紫萸墓作 金缕曲 其二 再和石甫咏阿七 金缕曲 凤公赠词,原韵寄答 金缕曲 徐懒云先生取柳屯田词意,绘今宵酒醒图,为拈此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坠屦遗簪 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枝之栖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耳字旁的字 包含邻的成语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向隅独泣 而字旁的字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理冤擿伏 不经事 恩言 提手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片言只语 意气相亲 绚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