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5:14
金缕曲 其三 老儒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学究先生样。半生来青镫黄卷,乌皮绛帐。
三字头衔穷措大,不讳含酸骨相。
难得是斯文未丧。一第蹉跎头白早,叹磨穿铁砚心徒壮。
功名路,恐难望。济南博士江都相。
溯流传汉家真派,何嫌依傍。
辛苦儒林谋绝业,全力名山休让。
觅冷蠹堆中同葬。七贵五侯君不见,
牧猪奴转瞬青云上。得富贵,且无恙。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老儒生的生活状态。他半生以来都在埋头书本,周围是青色的灯光和黄色的书卷,藏身于乌皮的帐子里。虽然他有着三字的头衔,学问却难以施展,心中难免有些酸楚。然而,值得庆幸的是,他的文雅气质并没有消失。只是一辈子蹉跎,白发早已爬上头顶,感叹自己磨穿了铁砚,心中壮志未酬。
功名之路,恐怕是难以企及了。学识渊博的济南博士与江都的学者,传承着汉代的学派,何必在意依附于他人。
他辛苦在儒林中谋求事业,却无奈地发现,名山大川也不该轻易放弃。想要在冷僻之地中寻找同伴,七贵五侯的荣华富贵似乎与他无缘,牧猪的奴仆却能瞬间飞升云端。得到了富贵,至少要安好无恙。
作者介绍:易顺鼎(约1640-1710),清代诗人,以其博学多才和诗词作品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士人的困境和对功名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士人对科举和功名的追求渐渐变得迷茫与失望的时期,诗中表现了对自身学问和地位的无奈,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这首《金缕曲 其三 老儒》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深刻描绘了一个老儒生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诗的开头通过“学究先生样”引入,立即让人感受到一种老学究的形象,透出一种沧桑感。接着,通过对读书环境的描绘,展现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坚守。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揭示出这位老儒生面临的现实困境:学识虽丰,但功名难得,白头早生,内心的壮志难以实现。
诗中也提到与其他博士相比的无奈,表现了学者在追求名利路上的孤独与失落。通过“七贵五侯君不见,牧猪奴转瞬青云上”的对比,作者传达了对社会地位和运势的不满,隐含着对不公的批判。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深思,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士人心态的变化,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展示了士人在追求功名过程中所面临的无奈与焦虑,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社会批判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青镫黄卷”象征什么?
“七贵五侯”的意思是?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