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减字木兰花(荔枝二首)》

时间: 2025-07-27 10:07:35

诗句

华清赐浴。

宝甃温泉浇腻玉。

笑靥开时。

一骑红尘献荔枝。

明珠乍剖。

自擘轻红香满手。

锦袜罗囊。

犹瘗当年驿路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07:35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荔枝二首) 李纲 〔宋代〕

华清赐浴。宝甃温泉浇腻玉。笑靥开时。一骑红尘献荔枝。 明珠乍剖。自擘轻红香满手。锦袜罗囊。犹瘗当年驿路旁。

白话文翻译:

在华清池得到皇帝的赐浴。珍贵的温泉水如同浇在细腻的玉石上。当笑容绽放时。一匹快马带着红尘,献上了新鲜的荔枝。 如同刚剖开的明珠。亲手剥开,轻柔的红色香气弥漫在手中。华丽的袜子和丝绸袋子。仍然埋藏在当年驿站的旁边。

注释:

  • 华清赐浴:指在华清池得到皇帝的赐浴,华清池是唐代皇家温泉浴池。
  • 宝甃温泉:指珍贵的温泉水,甃(zhòu)指砌成的池子。
  • 腻玉:比喻细腻如玉的皮肤。
  • 笑靥:指笑容。
  • 一骑红尘:形容快马疾驰,尘土飞扬。
  • 明珠乍剖:比喻荔枝刚剥开的样子,明珠指荔枝。
  • 自擘:自己剥开。
  • 轻红:指荔枝的红色果肉。
  • 锦袜罗囊:指华丽的袜子和丝绸袋子。
  • 瘗:埋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文学上以诗文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荔枝的鲜美和与之相关的宫廷生活场景,可能是在李纲对唐代宫廷生活的一种怀旧和想象中创作的。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以荔枝为线索,巧妙地融入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诗中“华清赐浴”和“宝甃温泉”描绘了宫廷的奢华,而“笑靥开时”和“一骑红尘献荔枝”则生动地表现了荔枝带来的喜悦和宫廷生活的繁忙。后两句“明珠乍剖”和“自擘轻红香满手”则细腻地描绘了荔枝的美味和剥食时的愉悦,最后以“锦袜罗囊”和“犹瘗当年驿路旁”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荔枝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华清赐浴。宝甃温泉浇腻玉。”这两句描绘了宫廷的奢华生活,华清池是唐代皇家温泉浴池,宝甃温泉形容温泉的珍贵,腻玉比喻细腻如玉的皮肤。
  2. “笑靥开时。一骑红尘献荔枝。”这两句表现了荔枝带来的喜悦,笑靥指笑容,一骑红尘形容快马疾驰,献荔枝则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忙。
  3. “明珠乍剖。自擘轻红香满手。”这两句细腻地描绘了荔枝的美味,明珠乍剖比喻荔枝刚剥开的样子,自擘轻红形容剥食时的愉悦,香满手则表现了荔枝的香气。
  4. “锦袜罗囊。犹瘗当年驿路旁。”这两句暗示了历史的沧桑,锦袜罗囊指华丽的袜子和丝绸袋子,犹瘗当年驿路旁则表现了历史的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宝甃温泉浇腻玉”中的“腻玉”比喻细腻如玉的皮肤,“明珠乍剖”中的“明珠”比喻荔枝。
  • 拟人:如“笑靥开时”中的“笑靥”拟人化地表现了笑容。
  • 对仗:如“华清赐浴”与“宝甃温泉”,“笑靥开时”与“一骑红尘”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清池:唐代皇家温泉浴池,象征宫廷的奢华。
  • 宝甃温泉:珍贵的温泉水,象征宫廷的奢华。
  • 腻玉:细腻如玉的皮肤,象征宫廷的奢华。
  • 笑靥:笑容,象征喜悦。
  • 一骑红尘:快马疾驰,象征宫廷生活的繁忙。
  • 明珠:荔枝,象征美味。
  • 轻红:荔枝的红色果肉,象征美味。
  • 锦袜罗囊:华丽的袜子和丝绸袋子,象征宫廷的奢华。
  • 瘗:埋藏,象征历史的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华清赐浴”指的是什么? A. 在华清池得到皇帝的赐浴 B. 在华清池洗澡 C. 在华清池游泳 答案:A

  2. “一骑红尘献荔枝”中的“一骑红尘”形容的是什么? A. 快马疾驰 B. 慢马行走 C. 马车行驶 答案:A

  3. “明珠乍剖”中的“明珠”比喻的是什么? A. 荔枝 B. 珍珠 C. 宝石 答案:A

  4. “锦袜罗囊”中的“瘗”是什么意思? A. 埋藏 B. 丢失 C. 找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同样以华清宫为背景,描绘了唐代宫廷生活。
  • 白居易《荔枝图序》:以荔枝为主题,描绘了荔枝的美味和产地。

诗词对比:

  •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与李纲的《减字木兰花(荔枝二首)》都以华清宫为背景,但杜牧的诗更多地反映了宫廷的衰败和历史的变迁,而李纲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宫廷的奢华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全宋诗》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浣溪沙 其二 减字浣溪沙 其一 减字浣溪沙 其五 减字浣溪沙 其四 减字浣溪沙 其三 减字浣溪沙 其二 减字浣溪沙 其一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六)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五)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挨宿 巾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徙宅之贤 包含驻的词语有哪些 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遗风余俗 亅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捐金沉珠 蝇飞蚁聚 包含芋的词语有哪些 原始社会 粉白墨黑 一言抄百总 刀刀见血 切问近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