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望江南》

时间: 2025-05-18 20:09:37

诗句

云岭水,南北自分流。

触目澜翻飞雪浪,赴溪盘屈转琼钩。

呜咽不胜愁。

归去客,征骑远闽州。

路入江南春信未,日行北陆冷光浮。

还揽旧貂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20:09:37

原文展示:

望江南 李纲 〔宋代〕

云岭水,南北自分流。 触目澜翻飞雪浪,赴溪盘屈转琼钩。 呜咽不胜愁。 归去客,征骑远闽州。 路入江南春信未,日行北陆冷光浮。 还揽旧貂裘。

白话文翻译:

云岭之水,南北各自分流。 眼前波澜翻滚,如同飞舞的雪浪,溪水曲折流转,宛如琼钩。 水声呜咽,令人不胜愁苦。 归去的旅人,骑马远行至闽州。 路途进入江南,春天的消息尚未传来,太阳在北方的陆地上,冷光浮动。 再次披上旧时的貂裘。

注释:

  • 云岭水:指高山上的水流。
  • 南北自分流:形容水流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流去。
  • 触目澜翻飞雪浪:形容水波翻滚,如同飞舞的雪浪。
  • 赴溪盘屈转琼钩:形容溪水曲折流转,宛如琼钩。
  • 呜咽不胜愁:形容水声如同呜咽,令人感到极度的愁苦。
  • 征骑远闽州:指旅人骑马远行至闽州。
  • 路入江南春信未:指旅人进入江南,但春天的消息尚未传来。
  • 日行北陆冷光浮:形容太阳在北方的陆地上,冷光浮动。
  • 还揽旧貂裘:指旅人再次披上旧时的貂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文学上以诗文著称,风格沉郁顿挫,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此诗可能作于他流放或远行途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愁苦。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李纲流放或远行途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愁苦。诗中的“云岭水”、“飞雪浪”、“琼钩”等意象,以及“呜咽不胜愁”的情感表达,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云岭之水为起点,描绘了南北分流的自然景象,进而通过“触目澜翻飞雪浪”和“赴溪盘屈转琼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水波翻滚、溪水曲折的壮丽画面。诗中的“呜咽不胜愁”一句,巧妙地将水声与愁苦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独。后文通过“归去客”、“征骑远闽州”等词句,进一步抒发了旅途中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凝练,展现了李纲诗歌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岭水,南北自分流。
    • 描绘高山上的水流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流去,展现了自然的壮阔景象。
  2. 触目澜翻飞雪浪,赴溪盘屈转琼钩。
    • 通过生动的比喻,形容水波翻滚如同飞舞的雪浪,溪水曲折流转宛如琼钩,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3. 呜咽不胜愁。
    • 将水声比喻为呜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情感。
  4. 归去客,征骑远闽州。
    • 指出旅人骑马远行至闽州,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孤寂。
  5. 路入江南春信未,日行北陆冷光浮。
    • 描述旅人进入江南,但春天的消息尚未传来,太阳在北方的陆地上,冷光浮动,增强了旅途的孤寂感。
  6. 还揽旧貂裘。
    • 旅人再次披上旧时的貂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触目澜翻飞雪浪”和“赴溪盘屈转琼钩”,通过比喻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拟人:如“呜咽不胜愁”,将水声拟人化,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 对仗:如“路入江南春信未,日行北陆冷光浮”,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愁苦。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独,展现了李纲诗歌的独特风格。

意象分析:

  • 云岭水:象征着自然的壮阔和旅人的孤寂。
  • 飞雪浪: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内心的愁苦。
  • 琼钩:象征着溪水的曲折和旅人的心路历程。
  • 呜咽:象征着水声和内心的愁苦。
  • 旧貂裘:象征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触目澜翻飞雪浪”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2. 诗中的“呜咽不胜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郁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B

  3. 诗中的“还揽旧貂裘”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A. 故乡 B. 朋友 C. 亲人 D. 爱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愁苦。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纲《望江南》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愁苦,但李纲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李纲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筠阳竹根枕 饮酒三首 其三 次韵季共月夜见怀竹坡用子绍韵 其二 次韵子容池亭晚思二首 其二 琼师苍筤轩 次韵伯尹晚游松林寺 次韵具茨老人观腊月十五日按兵 同仲共兄弟访赵行可行可置酒二首 其一 夜雨再用都倅韵 次韵次卿林下行歌十首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置锥地 幺字旁的字 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巳字旁的字 了然可见 就结尾的成语 提手旁的字 懒学 彑字旁的字 镞砺括羽 燥坚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口字旁的字 包含确的成语 天荆地棘 固命 草藳 热闷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