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2:03
作者: 周紫芝 〔宋代〕
詹侯学古淡,胸次无炎冷。
高情屏嗜好,邃宇极深静。
清心乐幽禅,世外得佳境。
静悟已闻法,踊跃更深省。
应复嗤卫侯,耄期犹自警。
能事两禅师,句法颇清颖。
无谁可悟言,举世我独醒。
故来追若人,两耳静蛙黾。
我生尘埃中,况迫桑榆景。
安得薝卜林,婆娑共清影。
君今富春秋,器业窥魏丙。
兹游慎无厌,流光不俄顷。
恐未免簪缨,问道勤造请。
詹侯追求古淡的风雅,他的胸怀清冷如水。
他高雅的情趣和嗜好,令人感到那深邃的宇宙是多么的静谧。
清静的心灵中,乐于幽禅,世外桃源般的佳境尽在眼前。
静下心来,我已经领悟了法理,跃跃欲试更深的思考。
应当嘲笑卫侯,老年人仍需警醒自省。
我能够驾驭两位禅师,所作句法清晰而独特。
无人能理解我的话,唯我一人觉醒于世。
因此我来到这里追随你,静静地听着青蛙和蟾蜍的声音。
我生于尘世之中,正赶上这桑榆的余晖。
如何能得那薝卜林,和你共舞在清影之中。
你如今正值富春秋,器业直逼魏丙。
此游我当谨慎,不可厌倦,光阴转瞬即逝。
恐怕难以逃脱名利之累,问道需要更加勤奋和虔诚。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子榕,号紫芝,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写山水和隐逸生活。其诗作多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游览松林寺时,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这首诗以“游松林寺”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古淡风雅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中多次提到“清心”、“幽禅”等词汇,表现出他对禅宗的理解与体验。在描绘大自然的静谧之美时,诗人也自我反省,意识到名利的束缚以及人生的短暂,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
诗中有着深厚的禅意,尤其是在“静悟已闻法”的句子中,显示出他在内心的顿悟与觉醒。在对比生活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时,诗人通过一系列清晰的意象,如“青蛙和蟾蜍”,传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厌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精炼,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松林寺的游览,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渴望,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内心的和谐关系,传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淡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詹侯”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薝卜”象征什么?
诗人在文中对什么表示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