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归去来图二首》

时间: 2025-04-27 03:28:26

诗句

日日言归真得归,迎门儿女笑牵衣。

宅边犹有旧时柳,漫向世人言昨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8:26

原文展示:

题归去来图二首
作者:黄庭坚

日日言归真得归,
迎门儿女笑牵衣。
宅边犹有旧时柳,
漫向世人言昨非。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
每天都在说要回家,实际上已经回来了。门口的孩子们笑着拉着我的衣服。家旁边仍有那棵旧时的柳树,随意向世人诉说着往日的种种。

注释:

  • :返回,回家。
  • 儿女:这里指的是家中的孩子。
  • 牵衣:拉着衣服,表现出亲昵的动作。
  • 宅边:指房子旁边。
  • 旧时柳:指的是以前种下的柳树,象征着过去的记忆。
  • 昨非:意指过去的事情,或是说过去的错误。

典故解析:

“归去来图”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归隐田园的理想。黄庭坚在此诗中借用该典故,抒发对归乡的渴望和对过去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代表了“江西诗派”的风格。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语言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晚年,诗人经历了许多风雨,回归故里后对往昔的思考与追忆,表现了对家庭、自然的深情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家庭的深厚感情。首句“日日言归真得归”表明了对归家的期待与实际的满足,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接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和拉衣的亲昵,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幸福,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和情感的温度。

“宅边犹有旧时柳”则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意象,柳树象征着过去的记忆,诗人在此不仅仅停留在对旧物的怀念,更是对往日岁月的追思与反思。最后一句“漫向世人言昨非”,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以及对曾经错误选择的感慨,诗人似乎在告诫世人珍惜当下,不要遗忘过去。整体上,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调和朴素的情感,传达了浓郁的乡愁和对家庭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日日言归真得归”:每天都在说要回家,其实已经回到了家中,表达了一种实际与言辞的对比。
    • “迎门儿女笑牵衣”:门口的儿女在笑着拉着我的衣服,表现出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流露。
    • “宅边犹有旧时柳”:家旁边仍有那棵旧时的柳树,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和不变的乡愁。
    • “漫向世人言昨非”:随意向世人诉说过去的种种,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思考与感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往日的记忆,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
    • 拟人:儿女亲昵地拉着衣服,赋予了动作以情感,增强了家庭的温暖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归乡情感的描写,表达了对家庭、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思考与感慨,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珍惜与对家园的眷恋。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柳树:象征着往日的记忆与情感,承载着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 儿女:代表着家庭的温暖与亲情,体现了生活的幸福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黄庭坚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旧时柳”象征着什么?

    • A) 新的开始
    • B) 过去的记忆
    • C) 家庭的幸福
  3. 诗中的“儿女”是指什么?

    • A) 孩子
    • B) 朋友
    • C) 同事

答案

  1. B) 宋代
  2. B) 过去的记忆
  3. A) 孩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的《题归去来图二首》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归隐生活的追求。两者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珍惜与对现实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查询

沁园春·情若连环 夜过舒尧文戏作 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 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 西湖寿星院明远堂 醉中题鲛绡诗 浣溪沙(有赠)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和梅户曹会猎铁沟 残句千层高阁侵云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寻味 粘合剂 派定 直接融资 鹰视狼步 辰字旁的字 包含猊的词语有哪些 刬旧谋新 弓字旁的字 独树不成林 包含傅的成语 宠辱若惊 包含侑的词语有哪些 有百害而无一利 凵字底的字 口字旁的字 鳏寡茕独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