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

时间: 2025-05-10 08:04:19

诗句

羡君超然鸾鹤姿,江湖欲下还飞去。

空使吴儿怨不留,青山漫漫七闽路。

门前江水去掀天,寺后清池碧玉环。

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04:19

原文展示:

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
苏轼

羡君超然鸾鹤姿,
江湖欲下还飞去。
空使吴儿怨不留,
青山漫漫七闽路。
门前江水去掀天,
寺后清池碧玉环。
君如大江日千里,
我如此水千山底。


白话文翻译:

羡慕你那超然洒脱的如鸾如鹤的姿态,
江湖之水想要降落却又飞向远方。
只空留吴地的少年怨恨你不肯留下,
青山层层叠叠漫延在七闽的道路上。
寺前的江水如天际般奔流,
寺后的清池宛如碧玉般环绕。
你就如大江奔腾万里,我却像这水流在千山之下。


注释:

字词注释:

  • 超然:超脱于世俗之外,指高洁的品格。
  • 鸾鹤姿:比喻优雅的身姿,鸾和鹤都是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丽和高洁。
  • 吴儿:指的是吴地的年轻人,这里泛指留在吴地的人。
  • 七闽路:七闽指福建,路则是指通往福建的道路。
  • 掀天:形容江水奔流,气势磅礴。
  • 碧玉环:形容清池的颜色如同碧玉,环绕着寺庙。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友人远行的惆怅与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苏轼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广泛而丰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作。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苏轼的友人张职方即将前往福建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友谊的珍贵,反映了当时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明丽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对友人张职方的深厚情谊与美好祝愿。开篇以“羡君超然鸾鹤姿”作为引子,诗人用“鸾鹤”的优雅姿态来形容友人的洒脱与超然,营造出一种高洁脱俗的氛围。接着,诗人以“江湖欲下还飞去”来表达江水的奔流不息,暗喻友人即将远行的无奈与惋惜。

诗中“空使吴儿怨不留”的句子,既表现了留在故乡的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怨恨,也反映了人们对身边美好事物的留恋。此句的情感在后面的“青山漫漫七闽路”中得到了深化,青山层叠,路途遥远,诗人描绘出友人离去后的孤寂与漫长旅程的艰辛。

最后两句“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朋友如大江奔流不息,象征着理想与远方,而自己则如涓涓细流,虽然平凡却依然守护着这份情谊。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对于人生、友谊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羡君超然鸾鹤姿:诗人羡慕友人的高洁气质,借用神鸟鸾鹤来形象描绘。
  2. 江湖欲下还飞去:江水奔流却又不舍地向远方飞去,象征友人的离去。
  3. 空使吴儿怨不留:留在家乡的人因友人不留而心生怨恨,表现人们的离别情感。
  4. 青山漫漫七闽路:描绘通往福建的漫长旅途,寓意友人的远行。
  5. 门前江水去掀天:描绘江水奔腾的壮观景象,象征诗人的豪情。
  6. 寺后清池碧玉环:表现寺后清池的美丽宁静,形成对比。
  7. 君如大江日千里:赞美朋友的远大志向与奔放个性。
  8. 我如此水千山底:强调自己虽平凡却依旧珍惜这份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比作鸾鹤,河流比作大江,生动形象。
  • 对仗:如“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丰富的意境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与离别的惆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鸾鹤:象征高洁、优雅,代表理想与超脱。
  • 江湖:象征人生的旅程,流动而不息。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永恒。
  • 清池: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谊与人生的真挚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羡君超然鸾鹤姿”中的“超然”指什么?

    • a) 高贵
    • b) 超脱
    • c) 优雅
  2. “空使吴儿怨不留”中的“吴儿”指的是哪一地区的人?

    • a) 河南
    • b) 吴地
    • c) 陕西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谊与离别
    • b) 自然景色
    • c) 社会时事

答案:

  1. b) 超脱
  2. b) 吴地
  3. a) 友谊与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送友人》: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将此诗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对比,两个作品都表现了离别的情感。王勃的诗更加强调了对未来的期望与祝福,而苏轼的诗则更显对友人的惋惜与对自然的赞美。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选》
  • 《宋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解析》

相关查询

放后遇恩不沾 感遇其三 秋思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诗余答以此诗 长歌行 古风其三十二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留饮赠之 赠宣城赵太守悦 赠郭将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因风吹火 参参伍伍 跳兔 亅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訾用 包含尾的成语 包含乷的词语有哪些 破关 龍字旁的字 天昏地黑 萋斐成锦 允翕 包含磬的词语有哪些 刍荛之见 包含帻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阪尹 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